球类探索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9日

摘要: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如何开展球类活动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更好的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实践中我们通过设置球类活动区域,提供多种材料,优化组织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注重引导启发等多种策略,鼓励幼儿大胆求异思维,让五颜六色的球“活”起来,使得孩子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玩球运动的快乐。

关键词:球类活动 操作策略  幼儿

   《纲要》提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球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事物 ,在幼儿园用球来组织幼儿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有效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还能愉悦幼儿身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在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玩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的活动操作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供多种材料,满足幼儿玩球的不同需求

幼儿对球类活动的青睐,应该说从一生下来就有,婴儿时,母亲常常会用各种球形玩具引导孩子;刚刚学走路,大人们会在孩子面前放一个球,不管是塑料的还是胶皮的,娃娃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小脚去碰、去踩。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从小就已经萌发了。孩子们的这种玩球兴趣与生俱来,提供丰富的材料将能大大调动孩子们玩球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接触篮球的起初阶段就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适合小班玩的球,比如:又轻又软的大皮球、塑料西瓜球、气球、软球、网球、弹性球等等。大皮球又轻又软、弹性又好、色彩鲜艳,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就连平时不敢玩、不会玩球的幼儿也高兴地参与到活动中,还尝试扔、滚、抛接、拍等不同的玩法。我班的乐乐小朋友,刚开始拿到篮球时,总是抱着球,不愿意玩,但是当大皮球的出现便增加了他玩球的积极性,每次活动她都非常高兴,还积极尝试不同的玩法。在此基础上,还为幼儿提供了一些辅助小器械,让幼儿将篮球与辅助器械结合起来一起玩。幼儿在自主选择、自主玩的过程中,使他们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力来选择球类进行活动,体验出更多新的玩法时,也让他们体验到更多成功的愉悦 

二、优化组织形式,提增幼儿玩球的体验机会
   传统的体育活动方式都是以集中活动为主的,教师有预设好的内容,幼儿根据教师预设的内容开展活动,大多是幼儿围着教师转,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重复练习着同种技能,在这种集体教学方式下,孩子的某种玩球技能可能会被练习的很熟练,但幼儿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孩子的运动始终处于“被动运动”,无法体验到玩球带来的乐趣。实践中我们变“以集体活动为主”为“以分散活动为主”,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的组织活动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优化的组织活动下,幼儿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玩球和创造性玩球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锻炼身体,更能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挑战自我的品质。同时这种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活动模式还能帮助幼儿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一次《花样玩球》的活动中,我让孩子先分散探索球有哪些好玩的玩法,孩子们四散开,有的滚、有的抛、有的拍、有的夹球跳等等,孩子们每发现一种新的玩法,都会欢呼雀跃,向同伴展示。有的孩子动作发展的好,探索出的玩法难度较高,但有些能力弱的孩子觉得他的玩法很好玩,就会去模仿,反复练习,挑战自己,这种主动的重复动作练习孩子不会感到枯燥,一旦挑战成功他们会无比兴奋,自主玩球的过程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孩子的动作技能习得完全是在主动运动,乐此不彼中获得的,虽然孩子们获得的运动经验和技能不同,但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动作发展水平上都有了提高,真正体验了玩球的乐趣。而根据研究我们也发现,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集中式篮球运动的训练,一方面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其他各器官的功能(因为篮球运动依赖于准确的传、接、投、运以及起动、快跑、转身和急停等动作技术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也能够弥补幼儿园体育锻炼中注重发展下肢而忽视上肢动作的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玩球兴趣
  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长期进行单一的拍球动作练习,幼儿会有倦怠情绪。结合我班幼儿的特点,在花样拍球中,教师可设置各种障碍,或富有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例如,一次《运粮闯三关》的游戏,教师提供梅花桩、平衡木及各种障碍物等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学习多种方式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拍球时创新玩法,如运用和其他同伴不同的拍球方式,或引导幼儿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更多的玩法,像站高拍球、拍球转圈等,既提高了不同层次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拍球的技能,还发挥了幼儿的运动潜能和探索潜能,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注重引导启发,拓宽幼儿玩球的求新思维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设想、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如一物多玩的游戏活动,以玩《拍球花样多》的游戏为例:开始教师问幼儿:“球应该怎么玩?”幼儿马上说出了“拍着走”、“慢慢拍”、“快快拍”等玩法。当幼儿较熟练地掌握了《拍球花样多》的基本玩法后,教师继续引导:“除了单手拍、双手交替拍之外,还可以怎么拍、怎么玩?”随着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幼儿兴趣逐渐增强,很快出现了利用身体各部位玩球的多种玩法,如拍球有双手拍、转身连续拍、抬一下脚拍一下球、双脚跳拍、边走边拍、手背拍、指尖拍等。
    再如,教师提供健身圈与皮球,请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在没有任何指导的前提下,可以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变换出各种玩法:有的站在健身圈里向外拍球,固定住身体以此来锻炼拍球时的平衡。
  实践证明,在球类体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运用多种策略来增强孩子玩球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开拓游戏过程的发散性,寻求游戏结构的求异性,从而达到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发展幼儿基本技能,体验体育活动乐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