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篮球趣味成长

作者:   来源:  录入者:中二班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篮球——奏响快乐运动的主旋律

小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益智为一体的幼儿球类活动。它深受幼儿的喜欢,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一种运动。

快乐小篮球

1、情境创设,增加游戏趣味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纲要》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因此,创设适宜的篮球运动环境,是幼儿参与篮球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创设能与幼儿相互作用“心”“境”合一的篮球活动环境,是篮球活动最具价值的环境。
   在大一班的教室里,师生一起创设了一系列的班级篮球环境,让孩子、老师、家长在环境中互动起来。利用调查问卷、多媒体让孩子们去了解有关篮球的知识。

其次,孩子们在篮球活动过程中,把他们想要玩的篮球游戏、已经会玩的篮球游戏、自己在篮球活动中的表现,用画笔记录在篮球日志中。

最开心的是亲子篮球制作活动,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大开脑洞,在生活中寻找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了各种各样的篮球。

老师还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班级篮球明星榜,如评出拍球明星、自抛自接大王、投篮小能手等。

2、记录表征,分享创新玩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制定计划,能用数字、图画或符号记录。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有把自己玩篮球的活动记录下来的想法时,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记录的方式,最后举手表决,决定以篮球日志的方式记录他们的篮球活动。

活动初期,孩子们自主探索玩法及时记录,并向同伴展示、讲解,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从而提升自己。孩子们还在日志本上,把想要玩的游戏记录下来,并在实施后把自己的游戏感受及时记录。

随着游戏的深入,老师向孩子们提供了其他运动器械、辅助材料、园部场地情境图,孩子们自行结队讨论,将材料准备、任务分配、场地布置、游戏玩法记录下来。孩子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提升了篮球动作技能、合作协调能力,充分体现了孩子游戏的主体性。

3、有效指导,推进篮球纵深发展。

篮球活动中,老师的指导对提高幼儿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引领他们的篮球活动向纵深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实践与探索,在篮球活动中,我们采用细致观察、积极参与和个别指导三种指导策略,对幼儿进行指导,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在篮球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孩子们的细致观察,发现有的孩子走跑、协调能力弱,就开展了拍球取物、绕标运球的游戏。

对于力量、平衡等各方面的素质条件较好,开展了篮球跷跷板、过桥投篮、师幼大作战的游戏。

孩子们在进行篮球活动时都能体验成功的满足感,从而对这项运动越来越产生兴趣。

篮球混班进行时

在尊重孩子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化精神的指引下,结合大班孩子乐意结交新朋友、愿意分享、敢于挑战等年龄特点,我们开始尝试以混班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和其他班级的孩子一起游戏。

作为大班篮球特色班级,那么如何让其他班的孩子来到我们的篮球活动场地就能爱玩、会玩呢?孩子们通过讨论,制作了班级特色展板,并且进行了展板漂流介绍活动。

我是篮球小达人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竞赛游戏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为了实现取胜的强烈愿望,可以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身的怯弱、畏难、坚持性差等心理弱点。

因此,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熟悉的篮球基本动作,进行了篮球操编排,并建立了班队、校队,还不定期的展开班队篮球操比赛,“3打3”篮球赛。

通过比赛的游戏方式,不仅有效增强孩子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锻炼其身体,提高其篮球技术,培养其勇敢、合作、团结、集体荣誉感等,还能促进孩子之间的交流,形成彼此之间的友谊。
   在以后的篮球活动中,我们将继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孩子主体性,时刻追随幼儿,时刻围绕“课程游戏化”这一核心理念,落实《指南》精神,正如一句凡人名言: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让每个幼儿在小篮球活动中表现出“我能行”的自信,也用自己的创新行动“秀”出了自己应有的风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