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游戏化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0日

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幼儿是天生活泼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时期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幼儿教育游戏化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幼儿教育游戏化更是当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教育理论。从幼儿教育创新角度来看,幼儿教育游戏化不仅是幼儿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有效选择,其更加能够为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注入如新的活力。幼儿教育游戏化的特点是寓教于乐,无论是依托具体的幼儿教育游戏亦或是较为专业的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均可以在保障常规幼儿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幼儿教育变得更为多元。

一、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开展意义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而课程游戏化研究则是针对幼儿身心特点而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因此,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开展在幼儿园内是十分重要与必要的,相应的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园更好地进行幼儿教育创新工作,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能得到不断提升。在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开展进程中,幼儿教师应了解学前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要为幼儿打造有利于幼儿活动的更具趣味性的课程,其能够对幼儿园幼儿教育活动科学开展提供积极帮助和影响。从幼儿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能够使幼儿对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大增,较好开设游戏化课程以及游戏化教育活动背景下,幼儿更是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幼儿教育游戏化的课程实践

1.分析幼儿特点进行游戏选择。

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不是在外在的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同时,游戏是以愉悦为目的、体验生活的活动。因此,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需要幼儿教师加强对幼儿特点的分析,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平均智力状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敏感程度等各不相同,在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情况下,幼儿园教育课程游戏化的进行也应遵从这一客观实际。建议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适合幼儿的活动。例如,在语言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观察大多数幼儿的游戏表现,一旦多数幼儿无法理解活动内容,教师可以用更通俗的话进行游戏讲解进行活动。反之,幼儿教师则要通过游戏内容和环节的调衡,适度增加教育游戏的难度,从而使得幼儿游戏化课程能够更为具有应用价值。

2.注重游戏性与教育性的结合。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实践开展更是要注重游戏化课程本身游戏性与教育性的相互结合,幼儿学习应当以游戏为核心,教学活动应当配合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并无明显的界限,游戏活动能够成为教学的源头,两者相互推进。课程游戏化现已是幼儿园常规的一种教育活动,课程游戏化是教学活动的游戏性也是为了让幼儿教育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在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中,幼儿教师需要将游戏性与教育性进行统一。例如,教师可以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在组织活动时注重活动的游戏性,同时由于体育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也可注重游戏的安全教育。通过游戏性与教育性进行相互结合,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在开展上也能得到广大幼儿的喜欢,这对于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也有帮助。

3.引导幼儿进行主题游戏尝试。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幼儿自发参与、自主探索、自由表现特点的活动,是孩子的一种高参与、高投入的自主活动。在新《纲要》中,“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需要为本”这一指导思想随处可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实践也可以尝试让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主题类游戏尝试,从而使得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变得更为多样。一成不变的游戏化课程很有可能导致幼儿逐渐对幼儿教育游戏化活动开展丧失兴趣,这也势必会导致幼儿园最终的游戏化课程尝试失败。幼儿园主题游戏活动的实施教师应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兴趣来帮助幼儿确立主题内容,例如:国庆节前夕,我班进行了“爱祖国”的系列活动。我发现孩子对祖国了解的太少,甚至一些特别重要的古迹,幼儿也很模糊,对此,我想能否将“爱祖国”作为一个主题活动来连续进行呢?在国庆假日后,孩子们谈论起他们的假期活动,个个兴趣盎然,气氛相当活跃。总有说不完,问不完的问题。其次,主题活动要贴近生活,便于操作,活动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通过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内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内容,可让幼儿懂得原来生活中也有许多学问,它们就在自己身边,更能激发幼儿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这些熟悉的内容,由于幼儿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容易使幼儿进行知识再现。因此,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幼儿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此期间,教师可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开展游戏的尝试,从而使得幼儿自主游戏,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较好提升,进而促进幼儿教育游戏化实践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需要得到幼儿园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在幼儿教育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的背景下,整合各个幼儿园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将幼儿游戏化课程开发作为阶段性重点工作十分必要。

三、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实施要点

教师在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研究中,要注意提高科学性、实效性。一是要注意因地制宜。不同年级段的幼儿在课程游戏化研究中显现着不同的特点,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及现有设施条件,有效科学的组织各种游戏化活动,做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保障。二是要注意博采众长。既要从教学网站、教学资料中搜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要注重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将大家总结的经验作为自身工作的参考,从中汲取有用之处进行拓展。三是要注意家校联动。一些益智游戏、行为习惯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帮助。幼儿园要和家长保持联系,向他们宣传这些游戏的内容和方式,与他们交流,请他们配合开展,在家庭中实施游戏的延续,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只要我们做到把教育目标渗透到游戏活动之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主地学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类的一切源于生活;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孩子置身于快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推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进程,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志,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的进行探索与交往,在充满愉悦和自信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转变观念,让教育回归生活,把游戏还给孩子,才能逐步实现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