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绘画活动应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2日

小班绘画活动应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六大解放对小班绘画活动的指导


内容提要:

涂鸦阶段的孩子作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原始地、最本能地大胆和自信,根本没有任何外界作用的影响,纯粹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活动。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大胆和自信,才能让以后的儿童绘画作品更显儿童本色,更具儿童灵性稚拙。我觉得不必给这一阶段的孩子过多的绘画要求,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想画、爱画、大胆画,怎么样让他们画得痛快、过瘾,这才是最重要的。在实践中我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正在处于涂鸦阶段的孩子,他们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手中的画笔,但他们涂抹的每一根线条都表现得非常大胆、流畅,可以在任何地方无所顾忌地舞动画笔,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一阶段幼儿所破坏的墙面地面,尽管所画之物很多都不成型,但我认为这是孩子作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原始地、最本能地大胆和自信,根本没有任何外界作用的影响,纯粹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活动。人之初,性本善。我认为,在绘画活动中人所表现出的一种大胆与豪爽是一种与生具来的天性,只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而随之发生变化。

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儿童作品,他们的线条过于拘谨、呆板、成人化呢?我发现这就是孩子在最初接受绘画教育的时候,过于严格地要求抑制了孩子自身作画的一种本能的张扬,使他们很小心地沿着成人规定的事物轨迹小心移动手中的画笔。所以要保护好孩子的这种大胆和自信,才能让以后的儿童绘画作品更显儿童本色,更具儿童灵性稚拙。

因此,我认为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小班阶段,最初的绘画教育就因建立在保护自信心,培养大胆作画能力的基础之上。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让我们的教育有章可循。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会按照老师的作画要求去做,画画很随意,好多孩子都会告诉你:“老师,我不会画。”有的甚至每次都交白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恐惧绘画,失去对集体绘画教学活动的兴趣。

其实,我们不必给这一阶段的孩子过多的绘画要求,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想画、爱画、大胆画,怎么样让他们画得痛快、过瘾,这才是最重要的。根据六大解放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自由的活动氛围,迸发活动激情

自由的绘画氛围能调动孩子动笔的欲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全身心的放松,愿意主动投入活动,这是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解放自我的关键。每次画画之前,我和孩子们都会给自己打气,并非常大声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最棒”,大家互相击掌鼓劲,或是伴着比较激烈的音乐狂舞一下,别看这一小小的举措,首先能让孩子从心理上战胜自己,为孩子进入绘画活动营造一种轻松、自在、活泼的氛围,激发孩子的作画热情,他们的绘画情绪会一下高涨很多,这对于那种内向、胆子特别小的幼儿来说,就像是注入的兴奋剂。

让他们能很快就投入活动之中,而不是成为活动的旁观者,小班孩子的情绪是极易受到感染的,就这一简单开场方式,却不能忽视它对孩子参与活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甚至有的孩子每次都期盼着那一刻的到来,它帮助孩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激情,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为张扬幼儿个性所服务的,只有孩子积极、主动参与了活动,那活动才真正体现其价值了。

(二)夸张的游戏方式,让作画更大胆、自信

在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将所要表达的事物在纸上表现得非常小,这会影响幼儿经后对画面的布局,其实这仍然是“大胆”的问题。他们还是不够放开自己的手脚,也就是说还是缺乏一种作画的大气与豪爽。徒手游戏,即让孩子很夸张地在空中比划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找到了这种大气与豪爽。比如说,我让孩子用手在空中表现出一个大大的圆,我先夸张的比划了一个大圆,然后激发孩子能比划多大就多大,结果孩子的表现是:有的用手在空中从自己的头到脚处凌空画出了一个“大圆”,有的在桌上比划了跟桌面一样大的圆,更有甚者站在桌上,把两手拉得开开的,他说他的圆最大,当然他们表现在纸上的也绝不会是那个小小的圆了。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纸能再大一点,都希望他们表现的那个太阳或是泡泡或是汽球的东西是最大的,哪怕他们的“圆”多了几个角,或是长了个缺口,我们都不必在乎,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一个规矩的圆。孩子们是那么得敢于表现,这种小小的游戏在很多绘画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了构图上的问题,更让孩子领略了绘画这种艺术活动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它的随意性及它的夸张性。孩子愿意放开手脚,不受拘束的表现也是绘画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恰当的语言运用,开拓孩子的思维

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应注重鼓励、表扬,注意正面引导。特别是小班阶段的孩子,绝对不能说“你怎么连这个也不会画”、“画得一点都不像”、“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等等这类打击幼儿积极性的话,哪怕他真的画的是一团糟,你也该听听作者本人的意见,让孩子的语言来决定教师的语言,听听孩子说什么,你再来考虑如何说。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其实就是帮助孩子解放了头脑,让他愿意想,敢想,敢动手绘画。记得有一次孩子用直线条表现梳子,结果有个孩子的画面就是乱糟糟的一团,什么都看不出来,他告诉我说妈妈的梳子被我缠满了毛线,你能不承认孩子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吗?试着去发现那乱线团中的闪光点,跟孩子说“你这个地方画得太棒了”“这个是怎么画出来的呀”“你还能像这样画吗”,让孩子恢复自信,觉得自己了不起,他们会想的更多,更奇妙,让他们爱上这个有趣的艺术表现方式。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四)随意的绘画场地,给孩子的手脚释放足够大的表现空间

给孩子更广阔的作画空间,这是孩子们给我的启示,利用地面作为创作舞台,更是来劲,使一根小棒在泥上、地上、沙地上挥舞,可以没有主题,就是随意,为他们开拓一个无极限的创作空间,是花是草是树他们说了算,手用劲了,也不会像纸一样破掉,不用担心自己的东西画不了、画坏了,满足了他们对于艺术的探索欲望和充分地体验艺术特性的需要,活动的展开都由他们自己来设计完成,使他们积极能动地对绘画活动进行探索与实践,发现其中带来的更多乐趣,及绘画的无穷魅力。孩子们真的想画了、爱画了,他们更大胆了、自信了。在一次次的涂涂抹抹、比比划划中,他们找到了这种肌肉运动所带来的快感及对色彩堆积的满足感,当然反反复复地运笔还帮助他们发展了小肌肉,这对于孩子进行以后的段的绘画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