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求真策略
【摘要】
游戏是孩子普遍喜爱的活动,有孩子就有游戏,孩子和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游戏在学龄前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幼儿从情感上对教师产生信任,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并参与到游戏互动中,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游戏活动、求真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深受幼儿喜爱,在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能体验到快乐,而且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因年龄与心智发展所限,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方式让幼儿从情感上对教师产生信任,愿意听从教师的指导并参与到游戏互动中来,从而促进幼儿的游戏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本文就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用怎样的教育策略来改进与提高幼儿游戏质量,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度不够。
很多幼儿教师一味注重钻研理论知识,认真钻研教材,但是却忽视了对幼儿个体的研究。备课一方面要备教材同时更应该多多关注幼儿本身,也就是说在展开幼儿教学工作中需要备幼儿。例如能够提前预测幼儿对问题会有怎样的反应等。另外,有的教师在游戏中采取统一的模式对待所有的幼儿,忽视了幼儿个体间的差异。这种游戏方式肯定是不科学的,教师没有结合幼儿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开展游戏活动,没有尊重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这无疑会制约幼儿游戏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教师对幼儿的“心理虐待”。
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幼儿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幼儿心理健康受到伤害的行为。在游戏过程中,有时我们教师随口说出的一些话语,可能会在无形中对幼儿造成“心理虐待”。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没有察觉到这些随口说出的话,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不能积极参与与配合,游戏活动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求真策略
针对幼儿园教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从三方面入手来进行解决。
(一)真诚的态度善待幼儿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控力比较差,行为容易受情绪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善待幼儿,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提供孩子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关爱,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音乐游戏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这天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在自己的位置旁空地自由的唱着跳着,朵朵跳的很兴奋,她跑到了老师身边来跳。大家看到她跟老师站在一起,就都冲上来,你推我挤,十分混乱。我请大家回到原位进行活动,大家听了我的话都回去了,可是朵朵就像没听见一样,还是自顾自的在跳。我的搭班老师把她领回了座位,并对她说:“朵朵,老师喜欢听话的小朋友哦。”“好的。”可是不一会她又跳到了前面挤到了我的身边。我停下来,对大家说:“小朋友如果你们都在老师身边跳,挤不挤呀?”孩子们齐声说:“挤!”“那我们都要找个碰不到小朋友的地方才能跳得更棒哦!”然后我转身对朵朵说:“朵朵你跳得真棒!你能到前面来跳给大家看嘛?”她欢快地开始了她的表演。
我想:只有融入教师真情的真诚态度,才能触动孩子的内心,鼓励孩子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被动的游戏变主动的游戏,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幼儿只有在被教师的爱和真情包围的同时,才能获得更多的满足和鼓励。
(二)真心的行为感动幼儿
我们班有一个叫方方的小男孩,平时十分调皮捣蛋,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这天在玩区角游戏的时候,不一会就有小朋友过来告诉我:“老师,方方把我玩具抢走了。”“方方,你干什么?”我提醒了他一下。没过一会:“老师,方方打我的头。”...“方方怎么又闯祸了啊?”我一转身看到他正低着头,一脸忐忑的样子!“方方,你干什么?”这句话虽然不是在批评他,但是潜意识里已经把方方算作犯错误的孩子了。我觉得我应该换个思维,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他的心里话。我问方方:“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呀?”他就慢慢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其实那个玩具本来就是我先拿到在玩的,被他们抢走了,我才抢回来的!”我耐心地对他说:“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可以告诉老师呀!老师来帮助你们。”“好!” “那你愿意把玩具和小伙伴一起玩吗?”“可以!”“那我们下次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哦!’方方点头同意了,他又重新开始了游戏活动。当我准备结束游戏活动时,突然发现方方在收拾角落里被遗忘的玩具,原来方方也是一个关心集体的热心孩子。以后每当方方有进步的地方我都及时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扬和奖励,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不再是让我头疼的孩子了,他变得讲文明,懂礼貌,和小伙伴也能友好相处了。
记得一位幼教专家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暇的世界!”我想: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张白纸,不管是乖巧的孩子,还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这样真心的赏识和关爱定能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并获得成就感。
(三)真情的表达激励幼儿
常言道“情到深处自感人”,幼儿由于年龄和性格因素,教师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能很好的激励幼儿,同时对幼儿的游戏发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体育游戏活动,我带领孩子们玩起了“穿越封锁线”的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钻爬,有的匍匐,有的跳跃,大家都想出了很多通过封锁线的好方法,场面可谓热火朝天。到了竞赛环节,孩子们更是兴致高涨。大家一个跟着一个秩序井然的游戏着,轮到朱圣宇了,他很想快速的通过封锁线,可是心急就做不好事情,他犯规了好几次,男兵队因此吃了很多次红牌,输给了女兵,小朱为此很不开心。“小朱,干嘛垂头丧气的?”“老师,我们男兵输了”。我立马安慰说:“没有关系,我们再来比赛一次,只要大家按照正确的游戏规则,你们一定会成功的”。结果他不高兴地回答:“老师,我比不赢他们”。老师又启发说:“那你知道你们为什么会输吗?”他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说“老师,我一直碰到铃铛,一直犯规。”“对啊,那你想办法不要碰到啊。”于是游戏继续进行。活动开始,朱圣宇小朋友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时而跳跃,时而匍匐,他那娇小的身体灵活的穿梭在人群中。这样的活动对于小朱来说只要小心谨慎,难度不大。孩子们在自由练习时,还很好,但在集体有组织的竞赛环节,像小朱这样想着提高速度快速通过的小朋友就老是碰到铃铛。看到小朱因为游戏的失败而垂头丧气的时候,我就及时的出现了,帮小朱分析失败的原因,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事实也正是如此,接下去的游戏中,朱圣宇小朋友在我的引导下确实放慢了速度,把钻爬和跳跃的动作尽量做到最好,这样自然而然的也就不会碰到铃铛,赢得了比赛。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环节,孩子从开始的马马虎虎到后来的努力谨慎,他们在钻爬和跳跃的动作发展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让我很是欣慰。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的好”。因此,需要教师真情和耐心地唤起幼儿游戏的兴趣,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只有这样富有真情的教师方能有耐心、有责任感的去爱孩子,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结语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这样说“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可见,游戏在学龄前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师在孩子游戏活动中,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播,而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只有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地深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理解感受孩子们犯的美丽的错误,象朋友一样站在对方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才能唤醒幼儿游戏的潜能、张扬幼儿的个性,展现精彩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徐丽玲;我国幼儿园游戏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分析;特立学刊;2012年05期
[2]吴嘉颖;把握目标定位,实现幼儿游戏教学的教育价值;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33期
[3]郭明;动手篇:互动教学之课堂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