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秋天的图画(讲述)
活动目标
●阅读画面,感知小动物描绘的秋天的图画,讲述秋天的主要特征。
●学习用“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清楚连贯地讲述画面内容。
●能按照要求,描绘秋天的图画,并愿意在集体面前交流。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白纸及彩色笔。
●PPT。
●幼儿有表演唱《小树叶》的经验。
活动过程
●音乐活动《小树叶》,引出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小树叶》,感知秋风吹过小树叶飘飘荡荡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美丽的秋天吗?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他们也非常喜欢秋天,还画了许多秋天的图画,小朋友你想看看吗?
●幼儿看PPT讲述《秋天的图画》。
●出示PPT,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秋天的图画》。
——教师:上图画课了,熊猫老师要求小动物画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
——教师:小猴画的是什么?山上有什么?
——教师:小松鼠画的是什么?树林是怎样的?
——教师:小兔子画的是什么?花园里有什么?
——教师:小花猫画的是什么?田野里是怎样的景象?
——教师:熊猫老师高兴地说“秋天的图画多么美丽啊!”
●看图讲述《秋天的图画》。
——教师梳理幼儿的讲述,并带领幼儿学习讲述秋天的图画。
——引导幼儿学习用:“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
●学习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幼儿心中的美丽秋天。
——教师:想一想,秋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你把它画下来好吗?
——鼓励幼儿用彩色笔描绘秋天的图画,再讲给同伴听一听。
——启发幼儿清晰连贯地讲述自己描绘的《秋天的图画》,并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交流。
反思:《秋天的图画》是一个讲述活动,因此活动开始我没有用教案上比较能吸引孩子兴趣的“熊猫手偶”来导入活动,而是先对活动进行了铺垫,我们是生活在农村,对于秋天的变化是最能感受到,让幼儿通过每天来园在路上看到的或者跟爷爷、奶奶去田野里嬉戏等,让孩子讲述自己对秋天的认识。紧接着才以老师情境导入,因为考虑到散文中的小动物应该能较好的引起幼儿兴趣,所以我先请小朋友认识了散文中的动物,猜想他们会画出什么样的秋天的景色。这种在一开始的提问的方式给了幼儿想象的空间,也因为有了之前知识的积累,幼儿的回答都很精彩。然后再请幼儿来看挂图自由讨论,培养他们自己学习的能力。最后后再由教师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如:“小猴画的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根据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完整的说出散文里的话语。把握了整个活动的重点。在每一幅作品上,幼儿都能够尝试用好听完整的话讲述出来,经过老师的提炼后,完整性更强了,在讲述中用到了“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多的提高。虽然幼儿回答的都比较好,但缺乏幼儿的主动性,如活动一开始先出示教学挂图,请小朋友仔细看图说说有哪些小动物?画了哪些秋天的图画?让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幼儿就能随着在自己的思维讲述,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情绪。在接下来环节中,我每问一个问题,幼儿边说我就边出示准备好的图、词卡,一一对应,并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几个词汇。然后我请大家完整听一边散文内容。再边看图老师学习重点词汇,又通过角色扮演,增加幼儿对散文的理解,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小朋友一起欣赏秋天其他的景色,再画出秋天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