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快来拍拍反思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5日

活动开始我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幼儿有的拉耳朵还做出伸舌头的表情,有的张开大嘴等,第二个环节遵守渐进的原则,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随着音乐的节奏幼儿不但对动作有了进一步要求,而且初步对歌曲内容有了进一步要求,幼儿不但理解了歌词,还能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接下来的创编环节幼儿兴趣更浓,自主性得到了发展,总之整个环节幼儿不但兴趣浓厚对学习更充满了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学唱歌曲让幼儿感知眼睛、耳朵、嘴巴、鼻子、眉毛在什么地方。首先我以“说哪儿,指哪儿”游戏来指出五官。巩固幼儿对五官的认识,让后用儿歌问答的形式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老师问:“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眼睛在哪里?“幼儿回答:”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这里?眼睛在这里?手指点出来,手指点出来。”

      活动之前我自己觉得这首歌曲很简单,容易学;小朋友应该感兴趣,学的也很快的。并且前面也有了这两个环节的铺垫,幼儿对歌曲的学习应该感到不难。但是我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前面游戏环节中,能够跟着老师指出五官的位置,但是不能用歌词完整的说出来。比如我在问:“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眼睛在哪里?手指点出来,手指点出来。刚一结束,幼儿就能指着眼睛说:”在这里,在这里。“幼儿只记得后半句,前面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这里,眼睛在这里。”经过我反复强调,重复,也只是有个别幼儿记得前面的歌词。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我上课之前没预料过的状况。后来下课之后我就在思考,这可能和幼儿的记忆有关,3—4岁的幼儿习惯性的会记住某句话的后半句,或最后几个字。所以这也是正常现象。

     之后的学唱歌曲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跟唱几遍后,在钢琴的伴奏和老师的提醒下,大部分的幼儿都能跟着旋律常了。歌曲常会后,再把眼睛替换成嘴巴、耳朵、鼻子、眉毛。逐次唱了一遍,让幼儿复习和加深对歌曲的熟悉掌握。

      在整节音乐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始终饱满,积极。通过找、指指、唱唱、做做充分的感受着音乐活动的乐趣。在音乐快乐活跃的节奏中游戏,能够充分的抓住幼儿的眼球,边玩边学习更加容易被幼儿接纳。在一开始就表明呆会儿会请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来给大家表演,那么在学的时候无疑又给了幼儿们一种心理动力,启发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培养努力向上、竞争的意识。而且从这一环节中还可以让老师去了解每个幼儿们的个性特征、学习特点。这堂课师生互动贯穿全堂,但是在课后感觉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游戏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拓展训练。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