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动手操作中,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动作协调性,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然而,现在孩子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个个是家庭娇子,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己的事也不会自己做。在幼儿园常常见到:玩过玩具后把玩具一扔,等老师去收拾、睡觉时不会脱衣服、用餐时不能独立完成……这种种现象表明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发展较弱。因此,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知道习惯从娃娃抓起,有了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受益非浅,现研究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社会、家庭被喻为幼儿教育的金三角。保证三者真正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肩负重任。目前,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就拿我现任的小8班幼儿来说吧,多数幼儿娇生惯养、任性。在开学初,我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小便不会一个人独自上厕所,要爸爸妈妈抱着小便;有的小朋友自己不会吃饭;还有的小朋友睡觉要老师陪着一起睡。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为此,我确定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着手,逐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目标:
1.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通过故事、儿歌、情景表演等形式,选择有关的教育内容,使幼儿有学的兴趣。
3.发挥榜样作用,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研究对象:小8班全体幼儿
四.研究时间:2010.9~2011.7
五.研究方法:谈话 表扬鼓励 练习操作 情景表演
六:具体活动内容和安排
时间 | 活动目标 | 活动内容 | 备注 |
九 月 份 | 1.知道幼儿园入厕的地方,学习自己上厕所,并知道大小便及时入厕。 2.会自己吃饭,并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 1.健康:我会自己小便 2.日常教育活动:比比谁吃饭最好 | 晨间活动提供小动物的盒子、各种干果等给幼儿练习拿勺子喂食。 |
十 月 份 | 1.知道有鼻涕要用纸巾或手帕擦干净,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2.了解衣服的正确穿法,并尝试自己动手穿衣服。 | 健康:我会擦鼻涕 社会:南瓜娃娃不见了 | 提供动物形象和各毛线练习绕的技能。
|
十 一 月 份 | 1.尝试自己吃饭,正确使用调羹专心地吃。 2.能自己独立地行走,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 1.社会:大公鸡和漏嘴巴 2.秋游:春来广场 | 准备娃娃的脸及各五官,还有揿钮,区域活动让幼儿练习贴娃娃脸。
|
十 二 月 份 | 1.通过活动,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并能自己刷牙。 2.在上幼儿园与回家的路上能坚持自己走。 | 1.健康:我的牙齿用处大 2.谈话:我是好宝宝 | 提供娃娃及小动物形象和碎贴纸,让幼儿给它们穿衣。 |
一 月 份 | 1.学习漱口的正确方法,知道点心与饭后要漱口。 2.学会认识自己的毛巾。 | 1.情景表演:漱口 2.游戏:看谁找得对
| 晨间活动准备各果树的形象和各水果,请孩子们将水果扣到果树上。 |
二 三 月 份 | 学会脱衣服和裤子的方法,乐意自己的事自己做。 懂得要向小蜜蜂学习,做爱劳动的好宝宝。 | 健康:我会脱衣服和裤子 科学:勤劳的蜜蜂 | 提供指甲钳和手的图片,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
四 月 份 | 了解指甲的作用,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指甲。 通过故事,知道擦脸的正确方法,并学会自己擦脸。 | 健康:不咬指甲,剪指甲 语言:小花脸
| 准备毛毛虫的形象和揿钮,练习用揿钮将毛毛虫连接起来。 |
五 月 份 | 通过观察同伴骑车以及反复练习,逐步学会骑车。 知道叠被子的正确方法,初步学习自己叠被子。 | 体育:骑小车 情景表演:我会叠被子
| 提供夹子和各动物,练习夹的技能。 |
六 月 份 | 体会洗澡的快乐,愿意勤换衣,成为一个爱干净的人。 能自己独立地走过独木桥,发展平衡能力。 | 健康:小猪变干净了 体育:快乐的小兔 | 晨间活动巩固以前的技能。 |
二、分析原因主要有:
1、 长辈溺爱
长辈们往往重养轻教,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喂孩子吃饭,帮孩子解小便,替孩子穿衣脱裤就成了爷爷奶奶们义不容辞的事。有时,父母想让孩子自己动动手,但长辈们百般阻拦,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能学会自己穿衣吃饭,现在孩子还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于是,在长辈的包办下,孩子的独立愿望渐渐小时,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延缓。像我班的毛毛小朋友在家吃饭都是由奶奶喂的,就连走路也是抱的时候多,自己走路的时候少,为此在幼儿园用餐时是我班的一个“老大难”,动作发展也表现得很迟缓。
2、 父母赶时间,怕麻烦
由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规律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还不够,孩子自己吃饭常常会弄得桌上地上都是饭粒,父母觉得整理起来费时费力,不如自己喂得快;让孩子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要换衣服更是麻烦;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得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麻烦。家长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平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
3、 父母不放心
虽然很多父母都明白,孩子今后的生活不能没有自理能力,但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好,就造成对孩子的能力怀疑有加:孩子自己吃饭怕噎着,孩子穿衣服慢了怕冻着,孩子自己动手剪纸怕伤着……这个不许动,那个不准摸,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权利。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为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法
1. 让幼儿了解“生活自理”的内涵,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观念。
(1)结合教材,利用讲故事和图片进行教育。
我给幼儿讲《小兔子的妈妈病了》、《小萝卜和大萝卜》、《懒惰的熊》等童话故事。让幼儿知道懒惰不好,应从小就爱劳动,自己能够做的事要自己做的道理。
(2)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育。
培养幼儿饭前便后自己洗手,自己独立地上下厕所,自己盖被子,自己穿鞋子。鼓励幼儿乐于助人,并有意识地将责任感的培养贯穿到幼儿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3)采取评比的方式进行教育。
为了引导和强化有良好的行为表现,使幼儿认识到自己做事是光荣的,我在班里设立了“谁的星多”的评比栏。我们还进行小组间的评比,让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竞争中知道生活自理的重要性,产生自己事自己做的兴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进行训练。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过程。为了使幼儿熟练掌握升华技能,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反复练习,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可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如:在游戏后,让幼儿清理场地、收拾玩具;午睡起床后,练习穿脱衣服;吃过饭后请值日生擦桌子。我在引导幼儿进行练习时,耐心教导,循循善诱。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幼儿逐步具备了这些生活自理的能力。
(2)能力培养寓于游戏中。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就让孩子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训练。比如,我们在操作区放置了用鞋盒制成的小动物形象和花生的实物、小勺等,让孩子做喂娃娃的游戏;提供娃娃脸的形象和五官的材料让幼儿练习揿钦纽的技能等等。
(3)孩子做事多鼓励,多肯定。
由于孩子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欠周全,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时千万不能责怪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应先鼓励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对于孩子有失误的地方,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让孩子感到自己再加把劲就可以做好。这样既保护了孩子自己做事的自觉性、积极性,又极大地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4.家长工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往往回到家里就完全边了样。如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自我表现服务的内容都被成人所取代。因此,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家长在家尽量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并能安排一些孩子能够做的事来让他们完成。如:自己吃饭、穿衣、收拾房间,整理床铺、用具、衣物、玩具等,并坚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坏,终身受其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立能力,既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