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中心幼儿园:共“沐”书香,分享“悦”读

作者:郁仲华   来源:  录入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书香校园,师者先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浸润,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影响。为帮助教师进一步明晰《指南》中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育建议,探寻有意义的幼儿活动,我园组织教师进行“共“沐”书香分享“悦”读”的读书分享活动。

阅读分享 让书韵看得见

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分享内容,将自己近期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

黄越老师:《爬山豆蔓看自己》作者和我一样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却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审视自己的所做所思。也许有很多人会说,写日记大家都会啊,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然而日复一日的坚持,是极为宝贵的品质,点点滴滴的记录,才能为成长留痕。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高老师对孩子的宽容,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以及为自己神圣的职业所肩负起的责任。高老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反思的职业习惯,有自觉的学习精神,有美好的职业理想,这些闪光点在字里行间构建出一个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王华老师:《寻角落之美,觅自然之息》这本书介绍的自然角照顾过程融合了观察与分类、记录与交流、预测与推断等科学探究领域的核心经验,能够为孩子们的合作、自信、求异、坚持等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及热爱生命的意识、认真负责的态度的培养提供土壤。自然角的创设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材料投放要突出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其次就是让孩子成为它的主人,以与孩子互动为主,参与到管理中去,使自然角成为“会说话、会活动”的展示环境,让自然角成为孩子观察、思考、探索的空间和平台。

钱雅婷老师:《有力的师幼互动》书中提倡把“日常互动”变为“有力的互动”,强调关注集体中的个别幼儿,指出教师应通过与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交流,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游戏是孩子童年的一束光,每一位教师都是追光者。每一次有效的师幼互动,都能点亮孩子心中的璀璨星河。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蹲下来,更多地是要用心去幼儿进行交流,用实践慢慢升华,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每一个孩子的精彩都能够被看见!

沈静老师:《无意发现,有心生成》读《幼儿园生成活动案例》有感: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生成活动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生成活动是一种秉持开放心态的教学方式,它珍视并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它要求我们作为教师,也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灵活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我们需要成为孩子们的倾听者,用关怀和接纳的心态与每一个孩子建立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把幼儿说的话当回事”的良好习惯。

盛莉老师:《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这本书的篇首语是这样说的:给幼儿最好的——爱。爱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我们究竟要怎样爱幼儿呢?书中阐述了三种观点:爱幼儿的特别,听幼儿说话,看幼儿游戏。很简洁的三句话,但是却让我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幼儿是一本书,要真正读懂他们已十分不容易,更何况要去教育他们!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幼儿一起成长,用幼儿的眼光看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做幼儿的好朋友,当一名幼儿教师就没有那么难了。

奚钰老师:《时光不语 默守耕耘》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对学生的挚爱,让我感悟到教师要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时刻警醒自我;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以豁达的胸怀对待别人。最后分享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畅谈感悟,让收获看得见

书香浓浓意蕴无限。在本次读书交流分享会中,教师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还聆听了其他教师的读书心得,在阅读中不断精进,在书香中持续修炼,努力为精神成长打好底色。

活动最后,各级部组长对本次阅读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她们对老师们的读书交流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并指出“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作为成长中的教师,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养成一种爱读书的好习惯。读书,能够使我们不断增长智慧,能促使我们去不断地思考,从而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