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中心幼儿园:共享共思,聚力成长

作者:顾焱武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为进一步推进无锡市“十三五”课题《指向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区域活动整合研究》的实践与探索,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增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近日,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组织区研讨小组教师开展了《指向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区域活动》的分享会,会议由虞晓敏老师主持召开。

分享前,虞老师阐述了区域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简单介绍了本次分享会的背景;随后由来自区美工组、益智组、语言组和建构组的四位老师带来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

首先,美工组的朱晨老师以《如何运用环境材料改善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为题,围绕“小班四季畅想曲”、“中班锡纸宝贝”、“大班烟雨江南”,向老师们展现了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以各种形式感受和欣赏美,并从传统的艺术表现中跳脱出来,采用多样的方法进行创作,让孩子在一次又一次别样的艺术创作中爱上美术,积累感性经验,发展想象和创造。随后,益智组的张聪老师以《灵动益智,“域”见美好》为题,带领老师们回到益智区活动研讨的现场,围绕小班《好玩的磁铁》、中班《与光相遇,与影随形》、大班《电的魔力》,使老师们从“儿童视角”出发创造性的利用益智区角材料,深度解读益智区主题式材料支持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接着,语言组的冯淼老师着重围绕前洲五月份的游戏现场分别从幼儿游戏情境氛围的打造、幼儿语言学习多元材料的投放和幼儿想象创造的游戏内容创设三大块展开,明确情境创设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价值,拓展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实现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促进幼儿语言的深度学习。最后,建构组的王娴老师以《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发展策略》为题,详尽地阐述了在自主建构活动中幼儿亲身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作为观察者的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和支持引导的需要,活动后及时评价和讨论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对促进幼儿建构能力、社会性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可或缺的。

分享活动的最后,虞老师也围绕建构区材料——清水积木,表达了幼儿建构能力的培养在符合年龄特点的同时还应具备挑战性及建构环境的创设必须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建构的过程性以及作品的呈现等,引发老师们的共同思考。本次分享活动,洛幼的老师们在相互学习,共同思考中拓宽了区域材料创设的途径,加深了对“儿童立场”理念的理解,引发对各区域内幼儿深度学习的思考,使洛幼教师们更好的为幼儿区域活动服务。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