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里,我带孩子们在校园散步,花坛里有一大片生机勃勃的狗尾巴草,放眼望去,青翠欲滴,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美丽。我和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赞叹着。孩子们看到欢呼起来:“老师,这里多漂亮呀!”
在农村随处可见狗尾巴草的踪影,对孩子们来说:狗尾巴草是他们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明亮的、充满欣喜的眼睛,我想,这不正是一个教育活动的最佳契机吗。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带着问题观察起了狗尾巴草,快来摸一摸、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老师,他的花是毛毛的,手摸上去可舒服啦!把它放在脸上有点痒痒的;象小狗的尾巴;象毛毛虫;象……大家一起拔起了毛茸茸的狗尾巴草,互相挠着脸蛋、脖子和手心,甭提有多开心了,回到教室,大家比起了拔到的狗尾巴草,看谁拔得多。狗尾巴草有的长,有的短,大家把拔到的狗尾巴草聚在一起,老师:“快看,像不像大狗的尾巴”大家还一起做起了好玩的东西,还用颜料和狗尾巴草画起了漂亮的画。这一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又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周围的世界,首先就是那包含无穷现象和无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这个大自然就是儿童理性的永远源泉。”将儿童教育重心转移到自然,将教育环境转移到蓝天下,田野边,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