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信心的激发培养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8日

一、幼儿教育中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性

自信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愿意参加各种活动,这是通向成功大门的关键之所在。同时,在上课时,自信的幼儿更能积极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长大后跟他人的交流也一般不会有困难,善于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即使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会轻言放弃,不会退缩,具有比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反之,如果幼儿缺乏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会显得畏手畏脚,不去寻求解决的办法,长时间这样下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成长,甚至还会导致幼儿出现心理疾病或轻生想法。实际上,在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过程中,自信是必备的心理特质,有自信的人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此时就需要从小对幼儿的自信心进行培养,这样既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热情,而且还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持的基础。

二、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原则

(一)真诚的关心和热爱幼儿幼儿教育一定要秉持着真诚的心态与幼儿进行交往,与他们的交往必须发自内心,耐心的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幼儿自律能力。幼儿接触教育可以说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开始独立地接触外界,对于很多依赖父母长大的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这些孩子大多生活不能自理,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地进行引导,适度地帮助,与幼儿进行交往和沟通保持耐心和宽容。此外,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处在心理发展初级阶段的幼儿,心理幼稚并且脆弱,面对着这样的一张“白纸”,教师一定要做到真诚,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了解幼儿心理,培养其健康的心态,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评价正确的评价关系到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效果。教师一定要利用夸奖和鼓励使幼儿建立起自尊自信。首先,教师一定要多对幼儿进行表扬。这里所说的表扬一定要真诚且适度,要对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如对幼儿独立地收拾玩具等行为。教师可以用:“老师觉得你可以自己完成”“小朋友你摆放的书籍真整齐!真漂亮!你真棒啊!”这些语言表扬幼儿。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幼儿的年龄发展阶段决定了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观察和发现,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出现困难、挫折是很普遍的,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及时的安慰和鼓励,让幼儿重拾自信克服困难,更加有勇气和信心地去再次尝试、探索,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