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户外体育活动活起来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 ?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3日

如何让户外体育活动活起来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材料的合理投放


《纲要》指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在发展可能性,给予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纲要》还指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开展活动。”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展,就旨在让幼儿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能自由活动,打破班级界限,自由结伴,自选内容,自主活动,在独立或合作运动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其自主运动能力。如何让幼儿在户外体育区域中玩得尽兴,玩中有乐,玩中有学,玩中有进步?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的投放就大有讲究,它直接影响到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活动的质量。

一、围绕教育全面性的原则,选择科学、层次分明的材料。

陈鹤琴先生指出:“材料的目的不仅娱乐儿童之身心,也要使他因此得着自动”。我园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根据材料的功能,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来划分的。共八大活动区域:攀登区,投掷区,跳跃区,钻爬区,竞技区,平衡区,自然区,球类区。

1、材料的全面性。

材料的全面性体现为不同的材料能促进幼儿身体各部位不同的发展。如跳竹竿、跳布袋、跳跳球、起跳触物等组成的跳跃区,它是对腿部肌肉的特别训练项目;投掷区是对手部肌肉的特别训练项目,选择的是有关手的挥、投、掷、抓的材料;平衡区材料平衡木,小扁担,高跷是对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如钻爬区的小竹梯,长布垫,长凳鱼网等材料对促进幼儿手脚的协调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攀登区和竞技区的材料又能促进整体动作的发展。

2、材料的科学性。

材料的学性是指材料的提供应注意活动量的大小,做到动静交替,科学合理。如跳跃区敲竹竿的活动量小,跳竹竿的活动量大,又如攀登区玩气球伞的活动量小玩大型玩具的活动量大,相互交替,动静结合,促使幼儿动作更好的发展。

3、材料的层次性

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全面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基础上,每一项内容都具有各自的层次性,来适应不同能力发展的幼儿。如投掷区里,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手球游戏,能力中等的幼儿玩“灌蓝高手”,能力差的幼儿玩“火箭上天”;又如平衡区内,敢于挑战的幼儿玩双层平衡木,胆小的幼儿玩单层或贴于地面的平衡木,又如竞技区,胆小的幼儿玩轮胎车,胆大的幼儿玩滑板车,自行车,敢与挑战的幼儿玩溜冰。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材料,无论参与哪一项活动内容,接触何种材料都能得到技能及动作的训练。

二、因地制宜,注意材料投放的巧妙性、安全性。

   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处于教师安排下的被动局面,而是由老师提供活动材料与环境,让幼儿在和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投放材料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如平衡区中,有一座管子组成的拱桥,日久,管子松动,幼儿有滑倒的迹象,于是,拱桥被撤离了平衡区,运用于更适合它的位置——钻爬区。又如在钻爬区,夏天投放小动物垫子,进行背小动物过河,秋天投放各种果子,进行收果子游戏,随季节特征变化,既合理又富于知识,启迪:鱼网也是钻爬区的一个热点,在鱼网上缠绕一些小树叶,一些一碰就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小铃铛,幼儿在玩的过程特别注意自己的动作,尽量不碰到小铃铛,这样的材料既合理又能引发兴趣,还能促进动作的自主发展。

三、有的放矢,注意材料投放的多样性,灵活性。

幼儿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在完全自主的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不肯按照规则活动,因此,投放材料时要有的放矢,每个区域投放与人数一致的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使活动区域的材料设置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贴近幼儿,循序渐进,灵活、多样地投放材料。如在平衡区中,辅助材料有南瓜、沙袋、苹果、塑料碗、水瓶等,在玩的过程中,这些材料相互轮放,如:在双层平衡木上幼儿可以玩挑南瓜的游戏也可以玩小小杂技员顶碗的游戏,还可以玩顶沙袋,送水的游戏。又如在自然区(沙池)中投放筛子,各种豆子,让幼儿两两合作,运用筛子把豆子和沙分开,使幼儿在每次活动中体验不同的乐趣,每个幼儿都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份相对宽松、自主、愉悦的活动氛围,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引导者、促进者,或观察安全、或提建议,或引导,或增加、筛减材料,更多地则注重去挖掘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升华、飞跃。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