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并能发展学生心理机能的方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也是教师们需要努力去探索的。
一、 情境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优点
(一)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幼儿身上更能体现。由于0-6岁的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注意力维持时间短,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与方法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而情境教学的本质就是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获得最大注意力。因此情境教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 情境教学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达到教学目标。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 [1]这条名言反映出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由于幼儿的意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他们热衷于模仿,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情境教学可以让幼儿逐渐进入角色,让幼儿沉浸在欢乐中,调动了教学的氛围,幼儿动手的同时又能动脑,达到教学目标。
(三) 情境教学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指南》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情境的暗示作用能够促进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通过情境获得经验的积累,使学习成为幼儿的内在动机,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 情境教学在学前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一)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触发情境。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师创设情境的前提是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因为只有幼儿感兴趣、了解的东西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举个例子,以前无锡还没有开始造地铁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过一节关于交通工具的课,当我讲到地铁的时候,几乎没有孩子们知道,教室氛围一下子就变得尴尬起来。因为在当时看来,地铁还是孩子们所不了解的,他们缺乏坐地铁的生活经验,他们也就缺乏对地铁这一交通工具的兴趣。因此,做不到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教师花费在创设情境上的精力再多也都是白费。
(二)开展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创新的精神。
角色扮演是将生活的情境再现于幼儿活动中,是幼儿认识了解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角色扮演着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幼儿与幼儿、教师之间的互动作为体现形式,这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2]例如,在进行小班语言课《妈妈想你啦》时,就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扮演,教师根据幼儿的角色扮演情况进行评价,合理地给予一些奖励,这样幼儿能更充分地了解这篇故事的内容,体验喜爱妈妈想念妈妈的情感,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合作、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有效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声音、图像、幻灯、影视短片等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教学方式,从而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多媒体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幼儿充分理解知识内容。例如,让幼儿学习认识各种不同的汽车,虽然不能带孩子们去马路上观察各种不同的汽车,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汽车,让幼儿更充分地了解各种汽车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不同之处,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借助和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课件。
(四)创设情境要以真实有效为原则。
创设情境要给幼儿以真实的感受,为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应该没有比这种情境更有效的了吧。比如,在小班科学课《哗啦啦,下雨啦》中,趁着下雨天,带孩子们去走廊观察雨点以及下雨的环境,切身聆听雨滴的声音,对于幼儿来讲,更能加深他们对下雨的印象,了解关于雨的科学知识。
(五)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纲要要求教师做到:“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 可见,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开展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情境教学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比如,在《拔萝卜》的情境表演中,教师要准备好各种表演道具,以及故事录音。活动开始,教师先请幼儿欣赏《拔萝卜》的课件,边看课件教师边提问,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然后,请幼儿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幼儿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一种动作后,集体进行练习。然后再创编老公公和老婆婆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集体练习。接着,幼儿们开始表演游戏《拔萝卜》,先通过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再让幼儿集体进行表演,同时教师充当观众,并适当地帮助幼儿完成表演。最后,教师通过对此活动中幼儿们的表现进行点评,也教导幼儿在活动中应主动关心帮助同伴,才能在游戏中共同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幼儿通过表演游戏的行为,对故事的内容有了更进步一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学前教育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用于任何一种情况、任何一个活动。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的不同等方面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和策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不断发展幼儿各方面的水平,提高幼儿思考、学习、观察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创设适合幼儿的有趣的、真实的、高效的情境,同时要努力研究并克服情境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