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宝宝玩泡泡》

作者:   来源:  录入者:大一班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活动反思:   

     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球类游戏不仅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而且在游戏中,还能训练儿童的头脑反应、眼手协调和动作技巧。根据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动作发展水平,我从幼儿拍球入手,逐渐提高幼儿对玩球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寻找球的多种玩法。

    从拍球入手,训练幼儿基本的玩球技能。学会拍球是后序练习运球的基础。幼儿拍球动作的基本要领是:臂、手腕、手背等部位的肌肉共同协调用力将球拍起,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来时,手要自然地随着球向上抬起缓冲,然后再向下拍球。在平时拍球的时候,我发现小朋友的拍球动作用力部位不当,有的孩子用手掌、掌根拍球,有的孩子幼儿用整个手臂用力,手腕不用力,要么身体不够放松舒展,导致球越拍越低。而且绝大部分孩子拍球的时候眼睛是看着球拍的,还有部分孩子拍球的时候跟着球满场跑,无法掌握球的落点。

面对这种种问题,我不禁思考:指导孩子拍好球,除了正确的动作示范,还可以怎样来提高孩子拍球技能呢?在拍球的过程中,是否能将其它的器械融入其中让拍球活动更据挑战性,幼儿的参与热情更高呢?《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的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于是,我设计了此次体育活动:球和圈的融合《鼠宝宝玩泡泡》。

在本次活动“泡泡”为主题展开了小篮球探索学习。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圈定位,小球拍在圈里面,玩得十分投入,他们在融合中体验到了球类运动乐趣。每一次新动作学习中都会出现有的幼儿一学就会,有的幼儿需要很久甚至在下一次的训练中才学会这个本领,如何让能力弱的幼儿跟上能力强的幼儿,针对这个现象我在活动环节设计中采用层层递进的教学,通过自由探索,集体练习,游戏提升,一步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多的集体练习,示范双手拍接球之后,让孩子反复练习了三四遍定点拍球的技能,原意是想缩短能力弱幼儿学会拍球本领的时间,快速体验到拍球成功的喜悦,但是没有考虑到能力强的孩子技巧的提升,考虑可以设置过关游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挑战一下。最后游戏环节中还增添了冰冻棒的出现,让游戏更有趣味性,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拍球时眼睛看前方的动作要领。整个活动内容安排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的尝试,让每一位幼儿体验“快乐篮球”运动。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