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每天都会掉下些什么(阅读)
活动目标:
●了解故事中动物身上总会掉下点东西的有趣情节,连贯地讲述故事。
●借助图片,把握故事发展的顺序,感知情节环环相扣的连锁结构特征,学习用问句和“**看见掉下……”的句型尝试仿编故事。
●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轮流接说和合作讲述。
活动准备:
●绘本PPT课件
●动物、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音乐活动:化蝶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翩翩起舞的蝴蝶。
——教师:小蝴蝶飞呀飞,飞到了树林里,在哪里生活着许多动物,每天还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绘本PPT,边提问边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每天会掉下什么?画面上有谁?他看见了什么?
——按照上面的提问方式,引导幼儿逐页阅读画面,鼓励幼儿讲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疑问句“每天会掉下些什么?”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作品环环相扣的连锁式结构特点。
——教师:故事中有谁?他们都说什么?谁先看到掉下的东西?后来,他掉下来的东西给谁看到了?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上来有序摆放,让幼儿直观感受一个动物看到前一个动物身上掉下的东西。
——带领幼儿看课件,让幼儿讲述问句,教师有序地讲述看到的内容。
——交换角色,教师讲述问句,幼儿讲述看到的、掉下来的东西,
——引导幼儿完整讲述阅读内容。
●拓展阅读内容,尝试用故事中的语言结构仿编故事。
——教师:为什么每天都会掉下些什么呢?
——教师:我们看到了这么多掉下来的现象,其实这些是发生在我们人类,以及自然界的客观自然现象,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代谢,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
教学反思: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