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蚂蚁飞上天(讲述)
活动目标
●学会根据画面背景,讲述小蚂蚁飞上天以及在天上看见的事物。
●在讲述画面的基础上,能大胆想象出各种让小蚂蚁上天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经验连贯地讲述。
●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教学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通过语言引出话题。
——教师:在花丛中,住着一只小蚂蚁,它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它不会飞怎么办呢?
●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看图自己讲述画面。
——教师:图上有谁?小蚂蚁是怎样上天的?小蚂蚁在天上能看见什么?
●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建议教师这样提问:
①小蚂蚁住在什么地方?小蚂蚁有什么想法?
②是谁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③小蚂蚁在天上看见了什么?
④小蚂蚁飞上了天,心里感觉怎样?
●教师连贯地讲述故事,使幼儿对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带领全班幼儿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帮助幼儿理解讲述内容,丰富幼儿相应的词汇。提问:“小蚂蚁飞上了天,它心里很高兴,除了用‘高兴’这一词汇外,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说呢?”启发幼儿说出:快乐、幸福、兴奋等词语。
●采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
——教师: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它呢?
——启发幼儿想出各种能帮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例如:飞机、蝴蝶、蜻蜓、气球、树叶……)教师提醒幼儿运用原有的讲述思路,连贯地讲述自己是如何帮助小蚂蚁飞上天的。。
反思:这节课中,我不仅在引导反复观察插图的过程中,挖掘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时教会了学生如何阅读绘本图书的方法,最后还引导孩子自己续遍故事。课上,我领着孩子们从头看起,一页一页地读,从观察画面开始引导学生即兴说感受,教师再加以观察的提示和儿童式的教师语言对配文加以补充。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养,得到抒发。这个感情的线索就是对朋友的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爱的生长,故事的生长,教学的成长,教育本身的成长。当情感在老师精心的铺垫下越来越激烈时,孩子表达的欲望被瞬间点燃了,于是表达就成了一种真正的“情动辞发”,“言为心声”。
有时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很难免有些空洞的说教,没有一把真正能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让他们经常无话可说。其实像绘本这样的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时孩子们就会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文字精灵就会跳跃在他们的脑海中了。这样,我们不防就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充分发挥,孩子不会发现,不会思考,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具体的、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孩子们为了让你了解,一定会畅所欲言。唯一的遗憾就是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没及时对孩子们的创作进行更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