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保健常识

作者:   来源:  录入者:中四班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8日

                                                 春季幼儿保健常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新冠病毒还不能轻视。而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在此呼吁家长朋友和保育院一起努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春季儿童保健知识有哪些呢?你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春季保健小常识。

家园配合,保持良好习惯

1、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有利于消灭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

3、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在上午9点—11点,下午2点—4点,开窗效果较好。

4、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如勤洗手、勤换衣、不乱摸鼻子和眼睛,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此外,在打扫卫生时,尽量避免尘土飞扬。

5、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6、为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为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小朋友春季穿衣的原则

穿衣“下厚上薄”

 在乍暖还寒的二、三、四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22℃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暖二凉”很重要

 三暖指的是背暖、肚暖、脚暖,二凉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做到这几点能够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受凉的几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