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三只猴子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三只猴子》,体验并初步学习表现歌曲的幽默。
●借助欣赏猴子表演歌曲,探索手指游戏表演歌曲,感知猴子数量的变化和趣味性。
●有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不能在床上乱跳。
活动准备
●猴子的胸饰三张。
●红色的即时贴圆片片若干张(代表摔的包)。
●玩具娃娃家床两张(其中一张床上贴了一个“十”字)、三只小猴子玩具。
活动过程
●音乐活动《张家爷爷的小花狗》。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带领幼儿默唱歌曲,体验唱一唱、玩一玩进行默唱表演的快乐。
●教师念歌词演示小猴子,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
——教师边操作小猴子(在床上跳——在猴子头上贴包(即时贴)——放在另一个“十”字床上)边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你们看这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妈妈说什么?
●带领幼儿念歌词。
——教师操作小猴子,并带领幼儿念歌词。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念歌词。
●学习歌曲《三只猴子》。
——教师操作玩具小猴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演唱歌曲。
●手指游戏:三只猴子。
——教师:下面我们用小手来表演歌曲,怎样用我们的手当床和猴子呢?(启发幼儿左手手心向上当小床,用右手的三个手指头当猴子。)
——教师:怎样表演猴子跳?怎样表演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怎样表演妈妈讲话?
——引导幼儿边唱歌边做手指动作表演歌曲。
●扮角色表演歌曲《三只小猴》
——请三名幼儿上来扮演小猴子,大家集体伴唱,感受歌曲的幽默。
教师:谁愿意来做小猴子啊?你们来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帮他们伴唱哦。(教师在每唱到一段歌词的“摔了一个包”时,就给其中一只猴子的头上贴一个“包”)
——引导幼儿自主结伴表演。四人为一个小组,商量扮演角色三只小猴和妈妈,前三句由小猴和妈妈轮流唱,最后一段,由妈妈演唱。
●幼儿和教师一起玩游戏。
——幼儿扮演小猴子表演唱前三段的前两句,教师扮演猴妈妈演唱前三段的最后两句和最后一段。师生合作表演唱,(可以将歌词改编成“一群猴子在床上跳”)在唱最后一段的时候,“猴子”可坐在或躺在地上手捂着头表示受伤的样子,感受歌曲的诙谐风格。
●讨论活动:小猴子为什么会住医院?在床上跳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育幼儿注意安全,不在高处跳,注意保护自己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