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所谓科学思维方法,可以理解为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基 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分为具体科学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和关于科学的哲学思维方法世界上的人们都要思考,身边处处存在着需要科学思维来解决的问题。概念清语句,不仅是文宇冗长,还会引起歧义。转移命题,量是一个简单的话,却加上了别的道理,展现着中国语言的巧妙。科学思维方法论就可以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了解科学思维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让我更好的学习,运用科学思維方法。
关键词:科学思维方法、生活、实际应用
一、科学问题思维方法
什么是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指的是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和科学思维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知的范畴;是科学认识主体对科学认识客体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应。
其客观内容是科学知识主体关于科学知识客体的未知内容的欲知部分,其主观形式是用疑问句、陈述句等来表述的。
二、科学问题的特征
首先,科学问题本身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科学问题解答的方法必须是科学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最后,科学问题最后解答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之内也是客观的,是客观真理的组成部分。
三、科学问题的本质
科学问题的本质可以从三个不同层面来把握,这便形成了科学问题的三级本质。 初级本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它主要体现为四类矛盾 ,即同一理论自身的矛盾,不同理论之问的矛盾,理论和经验事实的矛盾,以及经验事实之问的矛盾。二级本质:未知和欲知两者的矛盾,即科学问题所包含着的种种矛盾的未知和科学认识主体在科技认识活动中欲知这些未知的矛盾。一方面,反映了科学问题的核心要素一一已知基础上的未知;另一方面,体现了在科学问题的形成、发现和提出的过程中科学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未知的自然奥秘的内在欲望。第三级本质:科学认识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的矛盾。 总之,科学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矛盾统一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科学问题的初级本质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从其形成、发现和提出的过程来看,科学问题的二级本质是未知和欲知的矛盾;从科学认识论视角看,科学问题的三级本质是科学认识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的矛盾。
四、科学问题思维方式
所谓科学问题思维方式是指以事实为基础的观察、分析,对问题进行假设和推论,再对此进行验证、确认的思维过程。 基于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合理地处理问题,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提高成功解决问题的概率。 在运用以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之际,首先最重要的在于正确地认识事实关系。 因此根据三现主义准确把握客观事实非常重要。 其次重要的是:在准确把握事实的基础上,确立评估问题与改善目标等的尺度与指标体系。 通过具体的数值表述、分析问题与课题的内容;对于要解决的问题,首先确定好目标(指标)值再考虑相应措施,这些都极为重要。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时,需要带有“流程”这个概念,将业务看作一个完整的流程,进行客观的衡量是很重要的。 “流程”包含了“构架”、“方法”、“工序”等内容。
五、科学问题思维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很多人的眼中,科学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但其实,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当汽车发生了故障,无法启动时,维修师傅需要寻找问题所在,此时,维修师傅的大脑在进行怎样的思维和逻辑呢?
首先,维修师傅会观察汽车的各种状态,通过启动声音,仪表显示的故障码等,了解车辆的基本信息。在维修师傅的大脑之中,已经构建了一个车辆的模型,然后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推断车辆故障的所在。但是,这一切的思考,都只是在维修师傅大脑中完成,真实世界之中的车辆故障,是否同师傅想象的一样呢?所以,下一个步骤就是验证的过程,根据修车师傅的思考与推断,将疑似故障的部件更换,然后再去观察车辆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如果车辆可以正常启动,故障排除,如果车辆仍无法启动,则说明自己的推断存在错误,需要重新进行推断和假设。
验证的过程,是在检验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世界是否与外界真实的世界相一致,我们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证伪”,“证伪”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世界之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是科学思维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科学研究看似高大上,但其逻辑思维的过程与维修师傅并无二致。
维修师傅的维修过程:通过观察,做出一个推断和假设,然后再进行验证,验证失败后,在进行重新的假设,直到验证通过,故障才得以排除。所以,维修的过程,是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世界与外界真实世界互动的过程,由于人类的感官范围是有限的,无法观察到全部的世界,所以始终会对真实的世界存在一种偏见,验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纠正这种偏见,克服人类自身的认知缺陷,保证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世界与外界真实的世界相一致。
只有理论,而不去实践中进行验证,由于人类自身认知缺陷的存在,根本无法保证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世界是否与外界真实的世界相一致,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自己大脑中想象的世界里,所有的理论和观点都是绝对正确的,但由于这个想象的世界与外界真实的世界并不一致,所以这种正确性并不存在于外界真实的世界之中,于是,理论也就无法付诸于实践。
所以,社会中最具备科学精神的,应该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维修师傅们,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排除现实世界之中的问题,而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却是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完成,只有这两个世界相一致,他们才能快速而又准确的排除各种故障,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是根本无法吃这碗饭的,故障排除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筛选过程。现在的人们热衷于争论,但真正有几个人去真实的世界之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呢?每个人都只是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以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人类知识的积累是为了帮助自己克服现实世界之中的问题,这种只存在于自己想象世界之中的理论,能称之为知识吗?应该只是一个半成品。
六、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思维方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体现着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观察和分析、认识和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决定着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同样如此。
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进入“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如何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工作越困难,越需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才能正确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顺利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佳秋 科学方法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2. 李剑虹 怎样才能做到按照科学的方法办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
3. 钱兆华 科学方法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双向互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