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童的力量》读书心得

作者:   来源:  录入者:中八班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5日

《发现儿童的力量》读书心得

《发现儿童的力量》是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第一幼儿园接受以及探究新西兰早期教育儿童评价体系“学习故事”的过程。园部已经根据本书的各个章节组织了教师集体阅读学习,本书中的“学习故事”不仅仅是老师记录下的儿童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的小故事,它更是通过这一篇篇的小故事去分析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的行为,倾听儿童的心声,对儿童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它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在我们平时撰写“学习故事”时具有借鉴、学习的价值。再次翻阅此书,书中的案例,孩子们的能力,老师的发现同样让我感慨,对于如何写好学习故事似乎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儿童对于教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有时候,“熟悉”正是一种陌生。发现儿童正是教师的第一必修功课,它超越了具体学科,超越了具体专业,是教师的第一专业。正如书名所说,发现儿童的力量,这需要教师的有效观察。只有观察才能发现。而观察也需要教师的有效观察,要求教师有一双“慧眼”,发现儿童在活动中的发生的蕴藏教育意义的行为,正如所谓的“儿童的力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发现儿童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了11个困惑。 “我们能行吗?”、“游戏在哪里”、“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游戏中的老师在哪里”、“有价值的游戏在哪里”、“生活环节、集体活动怎么办”、“学习故事怎么写”、“研究学习故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的价值感在哪里”、“如何把学习故事变成课程孵化器”这11个困惑正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在书中我看到了三义里一幼的教师从刚开始的盲目观察到之后的有效观察,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过程中他们慢慢体会到了“观察什么?”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我们每天能观察到很多的幼儿行为,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行为以文字或者图片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从中挑选出合适的、有意义的行为进行深入剖析反思,并形成图文并茂形式的文章形记录。记录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我们平常也会有观察记录,如何将记录文字幻化成一片片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练习的。

书本中记录了实验班的“学习故事”。看着这些学习故事,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和学习故事的作者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仔细地阅读了此书,书中很多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同时我也为孩子的能力感到震撼,为老师们的发现感到佩服。 书上说:“学习故事”这套叙事性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把儿童视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观察、解读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支持儿童建构和发展关于自己、他人以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论。在书中老师们分享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我看到三义里一幼的老师是如何运用理念引领教育实践的。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会把教育的职责定义在“教”上面,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和事实大相径庭,因为每个老师的职责远比这个更重要。由于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的精神发展,因此在观察孩子时,不能仅限于了解他们,老师的观察最终应当辅助孩子的能力呈现出来,而这也是观察的唯一目的所在。       

当然,我们老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在游戏中或者活动中去支持孩子,更要抓住孩子在游戏或者活动中闪耀的一面——良好的学习品质,并且及时的将其辐射到其他孩子的身上去,感染他们给予正能量。 《指南》“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变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伴互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想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培养,单独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由此可知,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是有多重要,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将其良好的品质辐射出去?我想,我们需要一个好的载体,而一个好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载体。一篇具有深远意义的“学习故事”会吐出情感,产生积极的态度,发现并积累能力,在经验、学习中获得知识,在不断探索、操作中提高技能。好故事的“回应部分”是最能激励幼儿的产生新力量、获得新经验、让自己更自信的。所以我们在撰写学习故事的时候应注意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这几个要素上,并抓住幼儿游戏或者活动中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对症下药,将其最有效的支持给予幼儿,帮助他们。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