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交流分享环节的组织方法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6日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发展需要,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区域活动后的交流分享环节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幼儿整理获得零散的经验,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那要如何发挥这一环节的有效作用呢?《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被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而我们在组织幼儿区域活动交流分享环节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交流分享信息,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方法,引导幼儿分享成功的游戏经验,启发幼儿寻找解决游戏中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一、情景再现法

情景再现法就是借助活动中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重新演绎游戏过程,直观地将自己的游戏经验与他人分享,让交流分享的过程形象化和具体化。如在一次中班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中,美工区的一位幼儿就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毛线,边绕边说“瓶子要先平放在桌上,然后慢慢地转到瓶子,转动瓶子的时候,毛线要边拉紧边沿着瓶子绕,这样毛线就可以紧紧地绕在瓶子上,不会掉下来,或者重叠在一起。”根据她演绎的游戏过程,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用毛线装饰瓶子的方法。第二天的区域活动中,在美工区的幼儿用毛线装饰瓶子时就不会出现毛线掉下来或者重叠在一起了。

 

二、成果展示法

成果展示法就是教师在活动中发现某幼儿有创意的作品或有创新的玩法,在讲评中展示,交流分享成果的方法。它主要通过让幼儿利用作品介绍自己的玩法或者让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如在大班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就将个别有创意的彩绘石头展示在幼儿面前,并请这些作品的作者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请你向小朋友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来装饰这个石头的?”“我看着这个石头觉得他的形状像企鹅,于是我就把他装饰成企鹅了。”“原来他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石头的。”这样的交流分享让幼儿一目了然地知道可以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进行装饰。

又如在小班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环节中,教师就将幼儿在建构区拼插较有创意的飞机展示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交流分享自己对这些飞机的看法。“你们比较喜欢那架飞机?为什么?”“我比较喜欢最左边的,他有颜色搭配,比较漂亮。”“我喜欢第三架飞机,因为它使用了梯状积塑来拼插飞机的翅膀(机翼)。”……孩子们通过直观的交流分享,学习了他人成功的经验,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三、媒体呈现法

媒体展示法就是运用录制游戏现场的视频或幼儿游戏场景的照片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活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幼儿更直观地回顾游戏现场的情况或让其他幼儿更形象地了解其他幼儿的活动情况,弥补了幼儿因记忆不完整或表达不准确而导致情景再现不准确、不完整的缺点。

 

如在一次大班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民间游戏区中的一位幼儿玩的翻绳形式新颖,与我张贴在区域墙上的各种玩法不一样,就马上用相机拍摄下来。在区域交流分享中,我就请这位幼儿来与大家分享她的玩法,可是当她上来玩翻绳时,却怎么也玩不出刚才的玩法了。于是我马上将刚才拍摄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欣赏,通过这种直观的媒体呈现法,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也学会了一种翻绳游戏的新玩法。

又如建构区中的主题建构作品较大,在平时的区域交流分享中又不方便让全班幼儿都去建构区欣赏,这时照片欣赏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我常将孩子们在建构区中有创意的主题建构或出现的一些问题用照片的形式让孩子们直观地欣赏作品,交流分享自己关于搭建的意见,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建构能力。

 

四、问题讨论法

在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情况的观察,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从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因而问题讨论法也是教师组织区域活动交流分享环节的好方法。但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才能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一次中班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当收玩具音乐一响起时,建构区中有些孩子就马上扔下玩具回到位置做好;有些幼儿虽有在收玩具,但没有将玩具分类整理;有些幼儿还将别人搭建好的作品拆了……于是在区域交流分享中,我就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钟老师发现建构区的小朋友在听到收玩具的音乐时,有的小朋友就马上扔下玩具回到位置做好;有的小朋友虽然有在收玩具,但没有将玩具分类整理;有些小朋友还将别人搭建好的作品拆了。这样好吗?那要怎么做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通过孩子们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1.听到收玩具的音乐时,所有在建构区玩的小朋友都要一起收拾玩具;2.收玩具时要按标志把玩具送回家;3.已经搭建好的作品不要拆,区域活动后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去欣赏。通过这样的讨论,由孩子们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教师说教一百次更强,孩子们也更会自觉遵守。

 

五、采访法

  所谓采访法,就是在交流分享中教师以记者的身份,运用采访的方式,引导幼儿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的情况。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活动情况。如针对小班的幼儿我常会运用“你今天玩了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采访孩子。而针对中大班幼儿,我常运用“在今天的区域交流分享中,你有什么快乐的事情要告诉大家?”“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忙解决的?”等这些问题来引导孩子交流分享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帮助孩子们整理、提升游戏经验。

 

总之,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交流分享环节中,以上各种方法的使用是相互渗透,交替进行的,只有我们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认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恰当地运用好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为下一次区域游戏做好准备,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