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中班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

现代社会,幼儿阅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未来社会发展快,而且人才竞争激烈,面对这样日新月异、多元化的时代,人们都清楚地看到阅读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的提出:“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学前年龄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引导幼儿学会阅读的方法。

  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在园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但还存在很多幼儿乱翻书、不爱惜书、看书时频繁书及不够专注等问题,根据这些现象,我们设计了活动《我会阅读图书》,请幼儿观看老师扮演的两组情景剧,一组是看书时不遵守规则,走来走去,频繁换书,大声说话等,一组是专注阅读图书,阅读完后将图书摆放整齐的情境,看完两组表演后,请幼儿自己讲述两组阅读活动情境中哪些现象是不好的,哪些是值得学习的。观看了直观的表演,幼儿清楚地讲述出了第一组表演中不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和幼儿一同制订了阅读的规则:1、取图书时要排队,不能争抢图书。2、安静的看书,轻轻的翻书,不损毁图书。3、在阅读时不能走来走去,不影响他人。4、阅读完图书后要将图书整齐的摆放回图书柜。

  通过制定规则,让幼儿了解在阅读时必须遵守的要求,在规则制定后,教师要及时的对幼儿进行观察和督促,在每次阅读活动后进行小结,让幼儿将这些习惯和规则进行内化,从开始的教师管理慢慢的变为自我管理。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资料。

  4——5岁幼儿的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集中精力进行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已形成初步的具体形象思维,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独立的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4、5岁的儿童能清晰地谈话,词汇量开始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能够独立的讲故事或叙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班幼儿活泼好动,而且富有想象力。根据中班幼儿这些年龄特点,我们提供了信宜图书、红泥巴村图书,如《祝你生日快乐》、《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的爸爸》的图书,这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能使幼儿将阅读过程内化成一种阅读的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餐后阅读时,教师也可以拿起图书专注的进行阅读,这时幼儿会被教师阅读的图书所吸引而围坐在教师旁边,而教师也可以表现出对图书和阅读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四、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定时更换新书,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幼儿园从上学期开始,购买了很多“红泥巴村”图书,这些图书在培养幼儿情商和阅读能力方面非常有帮助,而且图书种类非常多,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这些图书,幼儿园规定每班每月可以领40本图书,这些图书都有5本是相同的,一个月后和其他班级进行轮换,这样既有效的利用了资源,又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