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服务生活 生活体现阅读

作者:   来源:  录入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2日

内容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纲要》在价值取向上首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才强调知识、技能。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动力和基础,已成为我们开展幼儿早期阅读研究首先应思考的问题。那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阅读也是无处不在,抓住阅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把阅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阅读服务生活,生活体现阅读。

关键词:阅读、习惯、生活

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受到幼儿园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因为幼儿期是发展语言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一日生活常规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把阅读放在幼儿的一日活动环节中,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觉得将阅读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是切实可行的。它不仅让小班的幼儿更好的习得了生活习惯及本领,更通过图片的形式阅读到了很多的儿歌。

一、寓阅读于午睡活动中

开学初,孩子们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他们的心是焦虑的、是伤心的为了使孩子们较快地与我们亲近,我们给予孩子无尽的关爱:抱着、宠着。在午睡前以聊家常似的有意无意的、唠叨着《我爱我的幼儿园》的儿歌,让孩子们感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他们。午睡了,我们唱着自编的《摇篮歌》:小宝宝,快快来,快快来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天亮了,起床了,穿衣裳,穿好衣裳,回家了。连锁似的儿歌,不仅易于朗诵、便于幼儿理解,而且在无意中暗示了孩子回家的时间及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两周后,孩子们多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孩子们已经与我形影不离了,课件都喜欢粘在我身边,亲热的叫着老师妈妈,孩子的这分真情流露,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我们还在午睡前设计了很多的阅读活动,如:我会提裤子、我会穿鞋子、我会穿袜子、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盖被子等等。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真正做到生活体现阅读,阅读服务生活,我们翻书、上网找资料,为每一个活动都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如:儿歌《我会穿袜子》——缩进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起长鼻子,穿好小袜子。又如:儿歌《我会自己穿衣服》——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朗朗上口的歌谣、形象夸张的表演是小班孩子的一大兴趣点。我们在这一兴趣点的基础上再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示,为幼儿提供听觉视觉上享受的同时,更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生活技能。就拿《我会自己穿衣服》这节课来说,孩子们在练习穿衣服时,个个都很投入,他们穿得不亦乐乎。孩子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穿衣服吗?显然不是,吸引孩子一边又一边穿衣的原因是那首儿歌跟图示上的动作,他们觉得“抓领子盖房子”这个甩衣服的动作很有趣,就因为有了这个兴趣点,所以孩子能不厌其烦的反复学习穿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班绝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自己穿脱衣服了,我们老师也减轻了一个负担。

二、寓阅读于一日生活规则中

孩子们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王子”,吃穿都有人服侍好。现在要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他们是一次挑战。良好行为的形成,需要好的开端,刚入园的孩子尤其需要生活上的关注。我们就着重在生活活动中随机的使用儿歌,让孩子们较快地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餐规则等。如:我们编了《我会自己洗手》:手心手心搓一搓,手心手背搓一搓,十指交叉搓一搓……每次洗手前,我们都会以儿歌及图示的形式让孩子用动作演示,然后让孩子亲自操作。几次反复后,孩子们只要看到图示,他们会很自然的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孩子们掌握了洗手的方法,这种儿歌与图示的提醒方式,改变了老师强硬的要求,孩子们乐意做。有了好的开头,孩子们的洗手行为不需要老师的过度操心,因为习惯已成自然。

吃饭时,许多孩子都有一个坏习惯:一只手吃饭,调羹会不知不觉的掉在地上,离桌子太远。这样很容易将饭菜打翻,于是我随机的念儿歌提醒:小椅子,靠靠近,小饭碗,扶扶好,小调羹,拿拿牢,好宝宝,自己会吃饭。在儿歌的提醒下,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不良习惯。部分孩子有挑食的习惯,在每次餐点活动前,我们会根据吃的东西,以有趣的儿歌介绍食物,激发孩子的食欲。如:吃小油条时,看到它的形状与香味,我编了一首儿歌:长长圆圆,像小脚,香香的、脆脆的,有点咸,有点甜,小油条,我喜欢。孩子们看到小油条,马上喜欢上了它,抢着要品尝它的味道,多余的都被他们一扫而光。

三、寓阅读于各个领域中

将把阅读融入到科学、艺术、语言、健康、社会五大领域课程中,这样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的能力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1、阅读寓于科学之中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为了探索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揭示规律、总结特征,这一切都与阅读分不开的。那怎样才能更好将阅读与科学融合的更密切呢?

小班的孩子好学、好问,不满足于只了解表面现象,而是要追根问底,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特别是对身边的动植物以及大自然中的现象等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我想到了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读书这个办法。在进行科学活动“我的问题”时,我首先让每个孩子迁移生活经验,大胆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遇到问题和困惑,并利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将这些带着问号的图画展示在阅读区内,幼儿阅读时可根据展板上的问题有目的地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2、阅读寓于健康之中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我们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农村生活环境和安全条件的实际,选择活动内容。比如在班级开展“小小监督员”活动。我们请幼儿做“监督员”,监督自己的父母及身边的亲人不吸烟。与此同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给亲人们讲解吸烟的害处,这样家长容易接受,幼儿愿意体验,孩子有了成功感,自然对语言表达会更感兴趣。

3阅读寓于社会之中 

幼儿社会态度和情感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景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如:春天到了,我们带领幼儿到风景秀丽的花园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春天二字的卡片给小朋友看。幼儿看到迎春花开了,高兴得手舞足蹈,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拿出了字卡片,让幼儿认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地学会了。我带领幼儿观察汽车便拿出汽车二字的卡片,这里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不少生动的事例说明幼儿早期识字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力和记忆力,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4阅读寓于语言之中 

在阅读中,我们让幼儿逐渐了解到阅读的基本程序,掌握阅读的一般方式方法。在指导幼儿阅读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学习按顺序翻阅,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人物、情节,并逐渐将听到的语句、词与书上的印刷符号对上号。在此过程中,养成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并锻炼了初步的独立阅读技能,因此,阅读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可以为幼儿准备些画面(人物、车辆、花木、楼房、动物等)和一些背景图组合。利用复合片的原理,先将背景图放在投影仪上,后让幼儿从中选择与背景相适应,自己喜爱的投影片,摆放在背景图上组成一幅更完整的画面,再让幼儿自己按情景讲述心中构思的故事。这样的方法比较灵活新颖,是集幼儿动手、动脑和动口为一体的综合活动方式。在活动中,要始终注意运用多种形式的(如抽拉式、复合式、连动式等)活动有趣的投影片,来进行讲述活动,使幼儿在灵活的组图讲述中能动手、动脑和动口,激发了幼儿兴趣,促进了幼儿大脑语言中枢和思维中枢的同步协调发展。

5阅读寓于艺术之中

语言和艺术是两个重要的符号,语言是会语符号,艺术是形象符号,它们所传递的都是情感、态度,语意、知识技能,两者是相通的。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两种符号的发展具有同步性、也具有互动性,“先有语言,后有艺术”,如: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情感等,还有根据《两只老虎》创编歌曲,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语言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利用美工活动让幼儿有意识创作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柳树》、《迎春花》、《大苹果》等,看到自己制作的画面出现在投影银幕上,再说上几句解说,不仅激发了幼儿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而且发展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词汇,锻炼了思维,可以较好地提高幼儿个人的表达能力,特别对平时不爱讲话的幼儿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

以后我还会逐步的把阅读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阅读服务生活,生活体现阅读。让幼儿的每一次阅读活动都变得生动而愉快,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为他们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