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一所幼儿园办得好不好光靠幼儿园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家长的口碑才是关键,那么如何实现家园共育,让幼儿园与家长形成合力呢?
1、动之以情,和家长成为朋友
幼儿园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才能得到好的效果,然而要让家长自觉自愿、乐意和教师合作,必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在孩子入园时,教师就要热情接待每位幼儿,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抚摸,就能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爱。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家长,在园家交流中,教师很多时候处于主动地位,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还应做到“三心两意”,即爱心、耐心、细心、真心真意、一心一意。听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教师对家长交待的事一定要尽力解决、及时反馈,不得拖延或言而无信。
2、一视同仁地对待家长和孩子
幼儿园个别教师善于与健谈的,或比较听话的、表现出色的孩子家长,或是对幼儿园有一定贡献的家长交谈,而那些比较淘气的孩子家长有时候会被冷落,只能旁听着和感受着教师对其他家长的笑声与热情,这样下去,家长会对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产生置疑。实际上幼儿家长干差万别,有大方善谈的,有内向少言的,作为教师,无论家长的性格如何?什么职业?社会背景如何?教师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只有一个共同心愿,把孩子教育好。教师要从这个层次出发,平等地对待每位家长,如班内可制定轮流接待家长日,这样就能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可喜的进步、存在的不足,需要家园共同配合的地方等,会让家长感到在幼儿园教师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好。
3、 多渠道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和方法
幼儿园面对80、90的幼儿家长,需采取更适合他们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育儿方法。比如:利用公众号、家长群、微课、在线直播等形式,让年轻的爸爸妈妈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并做到以身作则、教育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园教育同步,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4、 充分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巧妙地发挥家长优势,多开展些家园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尽量把家庭和幼儿园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先了解每位家长的职业、特长,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家长职业制定活动计划等。有小朋友的爸爸是警察,有小朋友的爸爸在消防队工作,还有的小朋友妈妈是牙医,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请他们跟小朋友们讲多方面的知识及实地参观,幼儿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让家长也看到了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充实生活与开心快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家长越放心、自愿配合度就会越高。还需组织更多的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增加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5、与家长有效沟通,并告诉家长教师最怕家长做哪些事
家长与教师配合的越好,教育才会越成功。 幼儿园的性格养成教育是孩子最关键的教育,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养成的各种习惯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一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除了幼儿园,更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请家长尽量不要做以下这几件事:
1)5+2=0
5+2=0,的意思是孩子5天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周末2天时间就足以轻易摧毁,打回原形,需要重头再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孩子好不容易开始早睡早起了,却因为周末一个懒觉,再次让孩子成为起床困难户。5+2=0 造成的后果固然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2)把教师放在孩子的对立面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就有人管了,自己可以放手。孩子犯了错,不耐心的予以纠正,而是大声呵斥孩子:“再不听话,就告诉你的老师,”“让老师好好收拾你”......教师明明是那么和蔼可亲,可却被家长塑造成“厉害的巫婆”难怪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如果你想让孩子爱上幼儿园,首先请帮孩子先爱上幼儿园的老师。
3)家长偏听偏信误会老师
家长都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一听到风吹草动就跑到幼儿园找老师算账,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表达对老师的不满,对老师乱发一通牢骚,这样只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偏见。当家长遇见孩子受委屈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找老师沟通了解事情前因后果,避免因莽撞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4)给孩子穿衣服太随意
现在的家长审美能力都很强,把孩子打扮成小公主、小帅哥,但要注意,孩子的鞋子一定要和脚,避免发生安全事件。还有衣服上的小珠子、碎钻、帽子上的带子、女孩子头上的发卡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隐藏杀手”。孩子自理能力有限,安全意识薄弱,家长在给孩子挑选衣服时,一定要选择易穿脱、方便运动、吸汗透气性好的衣服。
总之,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如果说孩子的成长是汹涌澎湃的河流,那孩子便是逆流而上的小船,教师是岸上的纤夫,家长是小船的舵手,把船拉到目的地是纤夫和舵手共同的责任。家庭的教育、教师的引导,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良好的家园共育才能让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