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7日

浅谈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的:“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害。”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 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由此可见,养成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从小抓起。我们小班幼儿年龄小,多数幼儿生活自立能力差,部分幼儿 如厕需要老师提醒,帮助,经常尿裤子。有的幼儿喜欢玩水、不知怎样洗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体制较弱,如果没有良好的为啥习 惯,便容易染上各类疾病,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不是很适应环境,比较依赖大人,若不及时纠正则会影响 他以后的生活和社会的适应。综合上述,本着教师自我一份强烈的责任感,我做了一个观察计划,我计划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和有计划的教育活 动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主动性。   

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制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教育契机,并将教育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让 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班幼儿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指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每天刷牙、 洗脸、洗脚、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它也包含饮食习惯,例如正确使用餐具,纸巾,不挑食,不浪费粮食,饭后漱口等。其它还 有像按时起床睡觉,睡姿合理。最后要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会这些事。  

 (二)采用适当的积极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1、游戏引导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时期正是他们贪玩的时候。如有的小朋友饭前不肯去洗手,不听老师劝解。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故事调动孩 子的积极性,如:《小猪变干净了》,教师先让幼儿听故事,通过故事知道小猪因不爱洗澡,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它做朋友,并引导幼儿想办法 帮助小猪,当小朋友想出帮助小猪的办法后,我及时地教育幼儿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做个人见人爱的讲卫生的好孩子。孩子们觉得自己得到 了肯定,也明白了要做个爱干净的孩子才能和更多的人交朋友。教室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教师带着孩子一边洗手一边教他们念儿歌: 小朋 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啊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对幼儿来说,诗歌容易记,所以很快 记住了动作要领。   

2、榜样学习法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 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 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 惯。如要让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教师要做到自己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对家长有礼节,对孩子要宽容相待。仪表方面,教师要衣着整洁、得 体大方;语言方面要让幼儿感到亲切;行为上要热情大方,经常给予幼儿帮助,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3、表扬鼓励法  

   幼儿由于年龄小的原因,理解能力有限,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教师应尽量避免生硬的教训或批评,多从正面引导幼 儿,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对于幼儿来说,老师的表扬无疑是一件光荣的事。 他们心里会有很大的满足,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获得鼓励而继续保持这种良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经常鼓励,多多表扬孩子。不 仅要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有的孩子做的不是最好但能得到老师表扬他的进步,这对他是一种肯定,有利于他继续保持并且做的更好。刚开始, 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由于在家时家长太宠溺,所以在学校吃饭要老师喂,睡觉要老师帮忙脱衣服。刚开始老师会帮他们,后来就开始让他们自己 吃饭,自己脱衣服,老师会在旁边指导帮助,老师会说“你做的真棒。”来鼓励他们。有了老师的肯定孩子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     4、反复练习巩固法  

   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 逐步强化,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年龄小,他们没有成年人一样的自觉性,需要通过不断的纠错教导练习,才能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认 识。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配合好,分别 监督孩子的行为习惯。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 

  5、家园公育,形成合力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对于习惯培养来说,身教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习惯大多是在琐碎小 事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因此,父母要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言传身教,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的榜样作用是 不可低估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自身做起,事事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 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配合幼儿园统一认识、要求一致,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使其在 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方法,家园 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家长老师联系册,父母座谈会,家访等。这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健康、幸 福。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做细心人,且持之以恒,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会养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