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质富裕的时代,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疼爱孩子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孩子的牙齿,是一辈子健康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孩子的牙齿健康呢?
一、如何区分乳牙和恒牙?
爸爸妈妈们可知道什么是乳牙、什么是恒牙呢?
人的一生中就只有两幅牙齿,乳牙和恒牙。小孩6岁之前只有乳牙,没有恒牙。乳牙一般半岁开始萌出,两到三岁开始萌完,总共20颗乳牙。
小孩子到了6岁就开始换牙了,有的是6岁半左右开始换牙(都是正常的),一直到12岁换牙结束。这个换出来的牙齿叫做恒牙,人一辈子就这一幅牙齿了,就不能再换了。恒牙有28(不包括4颗智齿)或是32颗(包含4颗智齿)。简单来说,乳牙是第一批长出来的牙齿,最后都要脱落的。恒牙是人的第二幅牙齿,掉了就很麻烦,只能装“假的”了。
误区一:有些家长认为,乳牙不保护好没关系啊,反正是要换牙的。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乳牙不保护好问题是相当的大,首先:乳牙全部换完要到12岁,12岁之前是孩子生长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牙齿不好对吃东西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家长们需注意,乳牙龋坏或者有问题了一定要尽早治疗。
二、重视孩子第一颗恒牙“六龄牙”
什么是六龄齿?它的作用是什么?
六龄齿就是第一颗萌出的恒牙,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咀嚼食物的大牙。同时它也是口腔中咀嚼效能最强的一颗牙齿,这一颗牙齿可以承担百分之六十几的咀嚼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少年时期最容易出现的口腔疾病:窝沟龋!
窝沟龋主要是指磨牙龋坏,就是大家说的虫牙。磨牙因为起咀嚼功能,表面凹凸不平、包包洼洼的,有很多窝、沟,大牙表面不平,经常会有食物残渣遗留,而且大牙在口腔最里面,不太容易清洁,就会导致大牙龋坏,形成牙洞,然后牙洞越来越大。
如何保护预防大牙龋坏?
1、做窝沟封闭。原理就是在大牙的窝沟处涂上一层保护剂,让太深的窝沟变浅,同时也保护了牙釉质不被龋坏。
2、坚持早晚正确的刷牙,彻底消除牙齿表面的菌斑、食物残渣等。
窝沟封闭什么时候做最好?
条件允许的情况,建议6-8岁做比较合适,主要针对六龄齿,即刚刚萌出的恒牙。窝沟封闭主要是小孩子做的多,成年人很少做。
三、乳牙早失不可忽视
什么叫乳牙早失?
乳恒牙的替换遵循一定的时间和规律,有些乳牙由于各种原因(疾病、外伤),未到正常替换时间而过早脱落。打个比方,正常的情况是6岁开始换牙,有些小朋友牙的乳牙提前一年掉了,就称之为乳牙早失。
乳牙早失有什么危害?
1、缺的那颗牙齿两边的邻牙因为“依靠”,很容易发生移位、倾斜,后面萌出来的牙齿没位置了,就导致了歪牙、牙齿拥挤等。
2、牙齿疯长。由于上面没有阻力了,还没到长的时候就长出来了,导致牙齿疯长,同时还会导致牙根发育不好。
乳牙早失怎么办?
乳牙早失应该及时到医院做间隙保持器,一般牙齿脱落两周后做,避免两边的邻牙移位。
四、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健康
1、咬手指
如果五六岁的孩子还有吮拇指的习惯,就可能导致明显的错合畸形。吮拇指时将拇指置于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则会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形成前牙圆形开合(指上下牙齿接触不上)。
2、习惯性舔牙齿
儿童在换牙期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吐舌或伸舌习惯。舌伸在上下前牙之间,形成局部开合,牙齿之间有散在的缝隙。
3、咬唇
咬唇习惯多发生于6岁之后,咬上唇习惯会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前突。咬下唇会导致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开唇露齿,上唇短而厚等。
偏向性使用一侧牙齿咀嚼
宝宝在长乳牙后期,如果孩子一侧牙齿的正常咀嚼功能受损,他只能用另一侧吃饭,时间长了,造成颜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另外,如果孩子习惯性的偏向于用一侧的牙齿吃饭,那么不常吃饭的一侧因为缺少食物的冲刷,牙垢牙石容易堆积,易发生龋病和牙周病。
五、如何正确呵护孩子牙齿健康
1、多注意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
时常检查乳牙和恒牙的“辞旧迎新”,如有乳牙滞留或者恒牙位置畸形的情况,尽快带孩子找医生检查。
2、让孩子早晚刷牙多漱口
保证孩子在换牙期也正常刷牙,饭后及时漱口,防止龋齿和牙齿炎症。
3、多做含纤维的饭菜,少做甜食
含纤维的蔬菜能给孩子的牙齿起到清洁作用,少吃甜食能预防龋齿。
4、多给孩子咬稍带硬度的东西
多咬合,能刺激颌骨的扩大生长,以免牙床拥挤;蔬菜不宜做得太软,多咬硬食物,例如苹果、玉米、豆类等。
有人说:再美好的时光都不及童年来得纯粹难忘,因为无忧无虑,好像什么都不曾让我们害怕。
让小朋友们远离龋齿(蛀牙、虫牙)、牙齿不齐(不自信)的困扰,度过一个健康而又快乐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