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自制体育玩具的开发与运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1日

      在幼儿园每天教学的活动中,体育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项目,而且是一项主要的活动课程。“幼儿园每天不得少于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这是《规程》对每所幼儿园的明确要求,同时对体育活动也提出了要求,其中体育活动实现丰富多彩是一个重要目标。我园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民间体育游戏,特色体育活动等。幼儿园呈现出了浓厚的以健康为特色的教育环境。

       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适宜的活动场所和多样化的游戏玩具。游戏玩具是幼儿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体育活动的效果如何,与玩具有着密切的联系,玩具可以诱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和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有研究表明,玩具的运用,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正负价值不同的影响力。能引起个体需要的玩具,它具有积极的影响力。而使个体产生厌恶的玩具则具有消极的影响力。可见,玩具不仅是体育活动的辅助材料,而且是体育活动中重要的操作材料。我们重视体育活动中玩具的运用。因此,我们从多方面着手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式样有趣的体育玩具。我们从实际出发,树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利用本土资源进行自制体育玩具的研究。我们自制的体育玩具,实用、环保、节约、有趣、灵活多变。呈现出了浓厚的自制体育玩具为亮点的教育环境。丰富了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又弥补了以往体育活动中玩具单一、缺少的局面。丰富多样的自制体育玩具,给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一、           变废为宝,有效自制体育玩具。

       环顾我们身边你就会发现有许多的废旧材料。可别小看了这些被称作废品的材料,在我们老师们的巧手下,可都是些宝贝。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和利用这些材料,。根据这些现有材料的特性,灵活的进行运用,可以制作成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体育玩具。

1、 自制体育玩具有安全性、耐用性。

       体育玩具制作的材料最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性。因为体育玩具在活动过程中是与幼儿直接接触的。所以制作材料的选择一定要遵守安全的原则。其次自制体育玩具不同于一般的教玩具,只是看看而已,它是幼儿体育活动需要经常玩耍的玩具。所以更要牢固坚实,不能才使用了没几次就破损坏掉了。如以前我们制作的体育玩具“纸球”是利用废旧报纸团成圆团作为“球”。但发现一旦时间久了或“纸球”遇到了水,那这些纸球就会变成破烂不堪了。这样的玩具怎么能激起幼儿再次活动的兴趣呢?于是,我们就对光溜溜的纸球进行了加工改进,用宽宽的胶带裹上球身,那样就好多了。但这样既不美观又浪费胶带。最后我们又进一步加工改进,在团好的纸球身上包一个五颜六色的袋装方便面的包装袋,这样制作出来的纸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能够延长纸球使用的寿命,具有一定的耐用性。

2、 自制体育玩具具有年龄性、层次性。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运动的发展目标制作和投放不同的玩具。让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体育玩具,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并且,所选的材料要是幼儿熟悉的,是源自他们生活的,这样幼儿就会更感兴趣,更愿意主动去接受,去操作这个玩具,也更容易完成操作。这样的自制体育玩具才是适合幼儿的,它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自信心,也能大大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我们从幼儿兴趣出发进行制作,通过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从而有选择性的去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玩具。还要善于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对玩具进行改进,使其更为完善、更能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更加具有锻炼的功效。

       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如何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宜的自制体育玩具呢?通过制作、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小班幼儿年龄大都处于3-4岁之间,动作能力发展还不是很好,所以在自制体育玩具的选材方面就应考虑选用稍微大一点,简单一点的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也应尽量简单;提供的自制体育玩具应易于操作、模仿性强、同类玩具数量充足,能促进幼儿平衡、走、跑等能力的发展。 如:用空奶粉罐制作的小推车、用彩色的布制作的毛毛虫、用饮料瓶制作了“举重器”等操作难度低且较安全的自制体育玩具。

  对于中班,提供的自制体育玩具应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发展,提高钻、爬等能力,如“纸箱”“ 梅花桩”“大鞋”等需要一定技能的自制体育玩具。

  而大班应提供动作技能较高、运动强度较大的自制体育玩具,能发展幼儿追逐、躲闪等运动技能,如“跳跳袋”“套圈”“保龄球”“高跷”等需要一定技能且活动难度系数较高的自制体育玩具。

3、自制体育玩具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所谓实用性,也就是做出来的自制体育玩具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能真正的派上用场,而不是作为一个摆设,“可远观不可懈玩焉”。我们选用的材料是低结构的材料,这样更有利于幼儿自己的操作,能激发他丰富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操作这个玩具。若选用的材料太复杂,对于幼儿来说太难了,他根本操作不了,这样就会严重的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他对这个玩具肯定不会感兴趣,更别说让他去操作了。但是也不能太简单,如果是那种一看就会玩的玩具,幼儿反而会觉得太没挑战性,摆弄一会就会弃之不理,因为他已经会玩了,已经不新鲜了。所以在选材和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该年龄段幼儿动作能力发展的特点,既要便与幼儿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是幼儿“跳一跳就能达到的高度”,既不会太简单,没有挑战性,也不会不太高、太难,打击幼儿的自信心。

4、自制体育玩具具有环保性。

       我们所选用的原材料大多数是我们平常所不在意的废旧物品,如废旧的床单、绒线、奶粉罐、可乐瓶、饮料罐、空薯片罐、快餐盘、报纸、饮料瓶等,这些在常人眼里一文不值的废物到了老师手里却变成了“宝贝”。例如:小班老师利用旺仔牛奶瓶制作拉力器、利用各种饮料瓶制作的小拉车、中班老师利用旺仔牛奶罐制作“梅花桩”、其他各班老师还利用各种报纸、易拉罐、毛线、饮料瓶、蛋糕盘、蛋糕盒、纸箱等废旧物品制作了飞碟、、绳子、毽子、沙包、套圈玩具、接力棒、保龄球、接球盒、绣球、赶小猪玩具等等,这些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适合不同年龄的幼儿使用。

       制作了这一样样精美的玩具摆防在哪儿呢?按照以前一贯的做法是直接摆放在塑料箩筐里面,但是体育自制玩具是幼儿经常要操作使用的,所以摆放在箩筐里面既不美观也容易损坏。于是,我们又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收集一些大的废旧纸盒。如金龙鱼调和油的纸盒,食品的纸盒等等,这些纸盒不但牢固而且外观色彩鲜艳。便于摆放体育自制玩具。

二、           一物多玩,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

       在自制体育玩具时我们做到灵活,通过颜色、形态等的不同方面使玩具有尽可能多的变化,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其多种的教育价值。就说自制玩具中的“布球”吧,有的做得像花朵,有的做得想汉堡包。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各施其智,可以项在头项作平衡练习;可以把它夹在两膝间作跳跃运动;可以自抛自接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自制玩具作为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操作材料,可引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与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活动。其操作的形式越多,幼儿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越高,相应的得到的身体锻炼就越全面,让孩子获得了主动探索和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更能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增强其自信心。所以同一种玩具,它所实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

1、 利用体育自制玩具,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

       灵活多样的体育自制玩具,可以充分发挥自制体育玩具的教育潜能,依赖于对其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同一种体育玩具因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对幼儿参与活动的状态以及活动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玩具引起的操作行式越多,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高,得到的身体锻炼越全面。我们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确“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指导思想,不拘泥于玩具的常规玩法,而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动脑、大胆思考能用一种玩具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

       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地去寻求新的活动方式。教师应侧重通过激发兴趣,激励参与,变“被动体育”为“快乐体育”“主动体育”,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

      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首先,体育活动的趣味性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有利于增强幼儿在创新中的主体意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体育活动恰恰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其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主动自觉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只要我们加以科学的指导,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与其给人一个现成的东西,不如教给他获得这种东西的办法,这样,他就能举一反三,制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来。我们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如此,必须努力挖掘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创新的能力。

      如大小各异的易拉罐,又结实又好看,有的幼儿想到用它们做“梅花桩”,有的幼儿尝试把它们变成高跷,有的幼儿认为可以把它们改造成拉力器,有的提出直接拿它们做障碍物……对幼儿的不同玩法和创意,我们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这样幼儿的兴趣就更高了,例如:“神奇的飞盘”有的幼儿拿来放在头顶玩平衡的游戏,有的幼儿夹在两腿中间跳,有的作为障碍物玩间隔挑、障碍物跑。又如“布袋子”,有的幼儿用来学袋鼠跳,有的幼儿学毛毛虫爬,有的幼儿用来做迎风奔跑的风筝。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在锻炼的同时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2、 利用体育自制玩具,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体育活动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他们主要的社会交往活动之一。在体育活动中交往合作内容丰富,交往合作方式多样,交往合作频率很高,交往合作的心理环境是自由的、快乐的、平等的、率直的。在友好的交往合作中,能使幼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充满朝气。“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让幼儿学会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是很重要的。我们针对幼儿以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让幼儿先单独玩,然后再合作玩。在不同的玩法中,让幼儿感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合作玩比单独玩更有趣。为了使幼儿能尽快地掌握技能,也为了使幼儿能从被动合作进入主动合作,我们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想出自制体育玩具的不同玩法。尽量为幼儿创造一个开放、轻松、自主合作的活动环境,采用暗示或引导共同参与等方法,帮助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玩法,使每个幼儿都能从中获得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如纸球、轿子:先请幼儿二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抬着轿子夹球合作把球运到对面岸上的筐里,幼儿通过多次练习学会协调、步调一致地走步,把球合作运到后,再分别引导幼儿用背部夹球,头部夹球的方法来运球,幼儿在游戏中不但提高了合作意识,还体验到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如对于自制体育玩具中的布辫子、纸棒,幼儿通过商讨,合作想出了跳绳、抛绳、跳过小河、猫捉老鼠等一系列新颖的玩法,还有的幼儿用圈和布辫子结合起来玩“缆车”“拉车”等游戏。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我们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三、分享经验,拓宽教师、家长和幼儿的视野。

       自制体育玩具的制作离不开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参与,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这块有利资源。通过大家一起来动脑动手,还可让幼儿参与制作过程,这样不但集思广益办法更多,还在制作过程中增进师生、亲子间的感情,促进家园联系。更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兴趣更高,有参与活动的高涨热情和积极性,还容易帮助培养幼儿爱护体育自制玩具的良好品质。

       对于制作的体育自制玩具我们进行了展示、交流和评比活动,通过评比、展示促进了我们老师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大家互相学习制作的品种、方法、玩法,并进行讨论,指出美中不足之处,从而改进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材料的选择,使我们自制的体育玩具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功能更齐全,更加的实用。展现了我园老师们心灵手巧、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激发了我们的创造热情,更提高了我们老师的创新能力,我们发现这些自制体育玩具不仅丰富了幼儿体育活动材料,使得许多废旧材料重新获得了使用的价值,而且使得幼儿在玩中益智,在活动中健体。

    立足于健康,着眼于全面,致力于锻炼,融汇于快乐。总之,我们将继续充分开发体育自制玩具的功能,充分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在主动作用于自制体育玩具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我园的体育活动更具有特色化,使体育自制玩具成为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