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力共建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和策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4日

摘要: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一个人良好的发展与其自信心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关联。越是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就越能够健康、积极面对挫折,适应能力也越强。随着时代发展,自信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游戏中、体育运动中、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中采取相关策略多途径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重要性、家园教育


自信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一个具有良好的自信心人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面对,不畏艰险。俗话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多时候并不是他比别人更加聪明。可能就是他比别人多了一份自信。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可以促进人迈向成功的方向。


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我们观察中发现自信心满满的幼儿能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与同伴之间相处比较融洽,有矛盾时也会自行处理。在穿脱衣服、自主进餐等方面表现独立。有自信心的幼儿,无论在什么活动中表现得都很活跃,能够大方自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有自信心的幼儿在活动中,很有主见,能够合理地安排其他小朋友的分工。有自信心的幼儿能够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时也比较主动。


我们平时在与孩子接触中也发现孩子缺乏自信心时通常表现为:家长送入园时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自己穿脱衣服时、吃饭时,动作迟缓,拖拖拉拉。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都不愿意与同伴沟通和交流,大多时候一个人游戏;在活动中表现得很被动,不能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去。


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老师和家长一直也都在寻找好的方法和策略。


在现实的生活中,孩子是在不断地成长,各种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在提高孩子自信心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帮助孩子顺利提高自信心。


幼儿老师要与幼儿家长共同商讨,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及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制定一套方案,家长和老师共同执行,经常讨论方案的进行进度和取得成效等。


一、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事,就应当让他自己做。”孩子年龄虽然小,但是已具备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家长应适时学会放手。


在家中,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生活中我们家长可以尝试先交给幼儿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拿碗筷、整理玩具、给大人拿拖鞋、拿毛巾、拿衣架等,如果做到了就给予表扬。慢慢增加难度分配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内衣、袜子、刷鞋等,会做时给予更大的表扬。平时家长洗衣做饭时,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就算只是让他们摘个菜叶,拿件衣服,也要带动他们动手参与,熟悉日常生活,学会一些自理的方法。这样即使他们以后脱离父母的照顾,也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动手做事并不是要求他们干多少活,只是让他们潜意识里树立一种独立、积极的意识。自信心和独立性不是一天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让孩子去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习惯,发展相关能力。在孩子能够独立某项任务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孩子不仅在体验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也会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二、民主教育


在家时,如果孩子没把我们安排的事情做好,我们也一定不要去否定他。小孩子很多时候是很敏感的,也比较脆弱。如果我们大人一味盲目否定他,或者是语气中夹杂着明显的不耐烦和厌恶的情绪,孩子就会觉得很挫败,感觉自己很没用,什么都做不好,会因此变得退缩进而否定自我。内向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畏手畏脚,再做事情时总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不能专注去做而影响实力发挥,从而对自己更没有信心。所以我们要以民主的方式,尊重幼儿。我们要做的是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他,了解他哪里需要帮助,耐心地帮助他去改正、去做好。让幼儿在民主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而获得价值感和存在感。


三、尝试和挑战中树立自信心


在幼儿园里,要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准备一些通过练习就可以完成目标的器械。如一次晨间活动,两个小朋友拿着呼啦圈找了个空地,尝试转呼啦圈。试了很多次,他们总是转不到一圈,呼啦圈就从身上滑落下来。月月说:“是我们转慢了。”乐乐说:“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老师说了要用腰部的力量才行呢。”说着又开始练习起来。当一次比一次多转的时候,他们都倍受鼓舞,转得更加起劲了。就这样,虽然他们转得头上都冒汗了,仍在坚持。并且玩得津津有味。转呼啦圈,是幼儿乐于参与的一种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感受到挑战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培养幼儿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他们还能够总结相关经验,并通过交流分享经验,培养了幼儿社交方面的能力。


四、榜样教育法


幼儿在很小时候已具备很强的模仿力,情绪以及行为很容易受到影响。在家中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言行举止。所以家长在遇到一些困境时,要给孩子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幼儿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


五、鼓励赏识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个体成年后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这说明幼儿教育十分的重要,特别是自信心的培育。幼儿能否建立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勇敢去面对挫折。如:晨间活动,小朋友到户外活动区开展跳绳活动,明明小朋友拿到了一根跳绳。他站在那儿一直看着会跳的小朋友,自己却不跳。看了好一会儿,他才两手分开绳,一边看着别人,一边跳。但他总是先迈脚再甩绳。所以跳绳总是不能从脚下过。他又停了下来,继续看着别人跳。显然明明小朋友一直没学会跳绳,但他能够坚持,不怕困难。他从模仿别人再到自己练习,能够虚心学习、耐心地练习、面对困难不退缩。我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表扬了他不放弃的精神。听了我的鼓励,他似乎受到了鼓舞,观察得更加认真了,之后又尝试几次后终于成功了。


六、改变对待幼儿在遇到挫折和犯错误的态度。


当幼儿犯错时,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有教育人士曾研究后发现,小错误不犯的孩子,常常犯大错误。探究其原因,原来是没有犯错的经验。由此来看,犯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其实,在成人眼中的一些错误,对孩子来说是成长中必经的体验。


如一次晨间活动,我班小朋友两组面对面站立开展跳绳活动,活动结束,要开展早操活动。我喊:“向右转。”安安那一组小朋友都转对了,只有安安一个人与其他小朋友方向相反的,其他小朋友看见了忙说:安安,你转错了。安安红着脸却坚持地说:“老师都向这边转的。”我笑着说:安安,没关系!


安安小朋友,他与我相对,却看着我的右方转,说明他还不能够分辨以自己为中心,辨别自己的左右。首先了解到该幼儿的认知属于《指南》科学领域,接下来我便通过形式多样活动来进行指导:


1.首先从感知空间,方位开始,引导幼儿运用空间方位来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


2.请幼儿取放物体时使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位词。浅谈家园合力共建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和策略


3.经常和幼儿玩“按指令找宝”的游戏。


4.在体育等肢体活动中引导幼儿去感受空间方位和运动方向关系。


又一次体育游戏中,安安兴奋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现在会转方向啦!”我看着他自信的笑脸,不禁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笑得更开心了。


以上的各种方法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习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也巧妙重建了幼儿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自信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加上父母和老师的培养下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幼儿教育无小事,科学规范的引导,终能把幼儿引领上自信道路。


参考文献:


作者(赵娟) 《新时代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研究》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日期:(2020-03-01)


作者(申庆良、陆桂芝)《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日期:(2009-12-01)


作者(杨馥嘉) 教师对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同感研究——以数学认知领域为例)日期:(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