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我不怕困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2日

社会 :我不怕困难

活动目标

●知道遇事不慌。

●初步了解处理不同困难的方法。

●培养不怕困难和危险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游戏“过关”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在游戏中体验“不怕困难和危险,有胆量”的含义。

——玩游戏“过关”,让幼儿知道克服困难的乐趣。

——讨论:勇士应具备哪些品质。

●启发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自己看到、听到或自己所做的勇敢事情。

——教师:电视中、动画片中的哪些人很勇敢,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的?

奥特曼是个怎样的人物?《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四处漂流中遇到非常多的事情,他是怎样处理的?

——教师:你以前所做的哪些事情表明你是勇敢的,是不怕困难的。

——教师: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加强他们对“勇敢”的理解。

①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上街,如果不小心失散了,你会怎么办?

②如果我们被不认识的人带走了,该怎么办?

③我们出去远足活动,走很久的路,走不动了,该怎么办?

④当我们一不小心做错了事,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怕危险,遇事要冷静,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建议

反思

  《指南》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社会活动《我不怕困难》中,我从情景“过桥”导入,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过高桥还是矮桥,接着我抛出问题:“为什么你选择高桥(矮桥)?说说你的理由。”从而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困难。虽然并我没有解释困难的意思,但紧接着我让幼儿说说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了解到困难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时所遇到的阻碍,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疲惫,一种心理暗示等等。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我又借鉴《爸爸去哪儿》中的任务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区发现困难、战胜困难。在这些情景中,幼儿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了对“我不怕困难”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品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会永远陪伴幼儿的成长。

  但是,我设计的任务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终是能力强的幼儿在指挥,能力稍弱小的幼儿只是跟随能力强的幼儿,并没有真正去发现困难解决困难,不利于能力弱的幼儿的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 “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在设计任务卡时最好更具针对性的,如能力强的可以两到三个人一组,能力弱的单独完成稍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