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秋天的图画反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在建构式课程《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午间散步寻找幼儿园里的秋天、品尝了秋天里好吃的水果,通过视频了解了秋天大自然发生的一些变化。在和各种媒介的互动学习中,孩子们逐渐了解、掌握了有关秋天的一些信息。我选择的散文诗活动《秋天的颜色》,就在这个背景下展开了学习。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诗歌里描绘的秋天的景象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诗歌中的菊花、枫叶、松树孩子们都已经认识并熟悉了,这些颜色虽然是单一的,但是综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丽的颜色,通过让每个孩子都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颜色,孩子自然就会知道秋天是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看来孩子的体验感受比什么都来得真实。活动中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孩子们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让他们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语言美。教师与幼儿的提问互动中回忆、思考,从而达到对散文诗的识记。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是引导幼儿积极创编,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让每个孩子将原有经验与散文诗相结合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仿编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准备了很多有关秋天的小图片和句式卡,并且首先示范仿编。把难度降到了适合本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够得着”,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仔细,踊跃地的把自己的观察表现出来。反思整个活动中我运用的一些教学策略是比较积极有效的。1、音乐的渲染,帮助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在班得瑞的音乐渲染下,我引导幼儿倾听感受教师有感情的朗诵,通过听觉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2、小图片的适时出示,帮助幼儿建立视听联系,也为梳理和识记歌词做了有效的支持。3、句式卡的应用,顺利帮助幼儿仿编散文诗里的对话。不足之处:1、重仿编而忽略了散文诗最重要是感受和欣赏。单单通过音乐和挂图的媒介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色彩美还是不太够。可以创设秋天的活动情景,多引导幼儿从视听觉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2、重仿编而忽略了朗读也是表达理解散文诗的一种形式。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认真斟酌,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