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澡堂里认识自己(童话)教学反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语言:在澡堂里认识自己(童话)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图画故事,感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随着音乐有节奏地用语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象声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洗澡的情景。

3、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洗刷刷》

3、实物展示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出阅读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洗澡吗?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谁在一起洗澡?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在澡堂里认识自己》。

二、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

——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打开相应的画面,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关注幼儿阅读,并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教师:图画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故事?

三、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边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边讲述故事。

——教师:刚才在看图画、听故事的时候,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某页画面,教师翻到这页,带领大家阅读画面,并用象声词表达洗澡时发出的声音。

四、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动作,讲述洗澡发出的声音。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地阅读故事。

——教师: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们洗了哪些地方?是怎么洗的?发出了什么声音?

——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重复讲述象声词2-4遍。例如:洗洗肚子——大家边有节奏地说:“咕吱咕吱、咕吱咕吱”,边双手在肚子上有节奏地洗洗搓搓;洗洗前胸——大家边有节奏地说:刷刷、刷刷、刷刷、刷刷,边双手在胸前有节奏地反复做洗前胸的动作。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在家里洗澡的时候,最喜欢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五、音乐活动:洗刷刷。

——教师:小熊和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不好呀?

——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一个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

互洗澡,鼓励幼儿清洗身体的不同地方,感知洗澡的乐趣。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对身体的各个部位不认识,而且有些幼儿不愿意洗澡。因此我选择这节语言故事,通过象声词、肢体动作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幼儿认识身体的目的。在本次活动中的重难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象声词:咕嘟咕嘟、咕吱咕吱、哗啦哗啦、刷刷、嗨哟嗨哟、哧溜哧溜、咕噜咕噜。对于小班来说从来没有一次接触过这么多的象声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和幼儿谈话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第二环节是分别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通过肢体动作重点学习故事中的象声词;第三环节让幼儿再次欣赏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第四环节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边说象声词边做洗澡的动作。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洗澡的故事,让幼儿在快乐中认识身体各个名称,并学习故事中的象声词。由于本课象声词太多,幼儿不容易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采运了肢体动作来帮助幼儿,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学习起来也容易,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自己身体上的各个部位。本次活动的不足是:一、在选材上我应该依据教材进行整合,把故事中的象声词减少,降低幼儿难度,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会更容易掌握;二、在教学过程忽略了故事名称;三、在第二环节结束后我应该做一小结:教育幼儿讲卫生、爱洗澡,让幼儿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这样就能把教学中的五大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