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澡堂里认识自己(童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4日

语言:在澡堂里认识自己(童话)

活动目标

●观察阅读图画故事,感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随着音乐有节奏地用语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象声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洗澡的情景。

●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音乐磁带《洗刷刷》和录音机一台。

●幼儿欣赏过《洗刷刷》音乐。

●实物展示仪、电视机一台。

活动过程

●通过语言,引出阅读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洗澡吗?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谁在一起洗澡?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在澡堂里认识自己》。

●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

——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打开相应的画面,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关注幼儿阅读,并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教师:图画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故事?

●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边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边讲述故事。

——教师:刚才在看图画、听故事的时候,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某页画面,教师翻到这页,带领大家阅读画面,并用象声词表达洗澡时发出的声音。

●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动作,讲述洗澡发出的声音。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地阅读故事。

——教师: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们洗了哪些地方?是怎么洗的?发出了什么声音?

——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重复讲述象声词2-4遍。例如:洗洗肚子——大家边有节奏地说:“咕吱咕吱、咕吱咕吱”,边双手在肚子上有节奏地洗洗搓搓;洗洗前胸——大家边有节奏地说:刷刷、刷刷、刷刷、刷刷,边双手在胸前有节奏地反复做洗前胸的动作。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在家里洗澡的时候,最喜欢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音乐活动:洗刷刷。

——教师:小熊和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不好呀?

——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一个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活动反思:

故事总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而这个教学活动是通过故事认识身体的部位,并学习其中的象声词。而这些知识,我们的小朋友有熟知的,也有一些新知识。而学到的知识都需要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指南中就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学习知识,并学以致用。
    1)语言的应用。通过故事讲述,让幼儿熟知故事。在故事中幼儿对于身体的部位,小朋友都能够清楚的表述出来。但是,在故事中的字旁的象声词,幼儿在学习的时候就容易搞混。故事的内容是洗澡,我们通过洗澡形象又生动的通过动作来结合象声词一起讲述。但在表现的时候,幼儿就出现动作大于语言表述。所以,这还需在学习的时候,先让幼儿将语言学会了之后,再结合表演。这还需要我在教授的时候在环节上分清重点。同时,对于象声词的学习,既然学了,我们也要让很好的应用到其中去。象声词在字面上的解释有点困难,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例结合实际的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这些词,如刷牙的时候,咕嘟咕嘟漱口。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实际。
   2安全的应用。在这个活动中,洗澡这一生活经验,这也能涉及到对于小朋友的安全教育。通过穿泳装泳裤的男孩女孩,让幼儿先有男女的意识。再向幼儿宣传对于自我保护的一些安全教育。这也是安全教育的一个方面,我们有义务对幼儿灌输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自己。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抓住教育的契机,结合实际传授知识。
    学以致用,既然学到了知识,就要让我们的小朋友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