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蜻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4日

美术:蜻蜓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棉签表现蜻蜓的主要特征。

2、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棉签蘸不同的颜色表现蜻蜓的不同部位。

3、乐意大胆使用棉签进行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红、黄、蓝色的颜料每组3盘。(注意每组的颜料颜色相同)

3、棉签若干支。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蜻蜓的形状特征。

——教师念谜语:有只动物细又长,专门爱在水上飞。天气好时看不见,要下雨时它低飞。幼儿猜测。

——教师:蜻蜓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它的翅膀呢?

——通过回忆和讨论,认识、了解蜻蜓的主要特征。

2、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范例,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吗?

3、鼓励幼儿探索使用棉签表现蜻蜓的不同部位。

教师出示一支棉签:这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用笔,只用棉签你会画蜻蜓吗?

——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用棉签蘸颜料,先画出蜻蜓细细长长的身体和尾巴,再用棉签在细细长长的身体旁边画出两个翅膀,最后添画两个圆圆的眼睛。

4、幼儿操作练习活动。

——幼儿尝试使用棉签画蜻蜓,教师在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的棉签表现蜻蜓不同身体部位。教师鼓励大家在画纸上尽量多地表现蜻蜓。

5、展示幼儿作品,大家相互欣赏,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一学小蜻蜓飞飞,在轻松的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活动反思:情境创设对于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有着积极影响,在活动过程中发现:1.激发小班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故事导入,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把精彩情节生动表现出来,激发幼儿乐于表达表现、敢于表达表现的情感。这些有目的、有任务又带有游戏性的活动,幼儿极感兴趣,如本次活动就是创设了故事情景,利用捉蜻蜓来带动孩子绘画,并在活动场地上真实地投放了蜻蜓,使得情境更具生动、有趣和真实性,孩子们的投入程度就更高。2.有利于小班幼儿绘画技能的获得。小班幼儿处在绘画的涂鸦后期,这时,老师给孩子们更多的是技能与绘画基本元素的练习。例如:蜡笔的涂色,画点、直线、圆形。这些都是比较枯燥的,而游戏情境的创设,就能把这些枯燥的练习,变得具有游戏性,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小班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使幼儿在游戏化情景中乐学、会学,更有利于绘画技能的获得。

总之,游戏化情景的创设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特点,也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要在绘画活动中运用多种情景创设活动环境,夸大“情感”的视觉,发挥环境的“情感满足”和“情感力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