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红》活动反思
我们希望可以走进孩子的世界,多多理解尊重他们的选择,能提供多一点孩子自己的空间,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快乐,美术作品的创作正是幼儿抒发自己想法、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小班孩子的画没有平滑的线条,常被认为是乱涂乱画,但并不妨碍他们“创作”,而且他们愿意尝试各种形式的作画形式,对创作充满好奇。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幼儿在众多花中找一找我所形容的花朵,是给孩子描述出一串红的大概样子,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随后的活动内容,逐步探究一串红的样子,采用从上到下的观察方法,针对一串红的“形”,引导幼儿说说花的主要特点,比如花是像小鞭炮一样, 结合图片做小结,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 又激发了孩子观察的兴趣。
一、从创作方式上说,选用棉签是幼儿从未体验过的一个新画具,幼儿好掌控且容易上色。“一串红”这一不常见的花朵也能较快吸引幼儿兴趣。学校里有一串红这一植物,之前也曾让小朋友留意放学经过的地方,有不少幼儿能在第二天告诉我看见一串红的这一消息,他们亲眼见过了一串红,那对于一串红的创作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在只是眼睛观察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闻一闻,摸一摸,足以吸引幼儿的注意。进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巩固对一串红的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二、在示范画的时候,我以简短的儿歌形式进行过渡,让幼儿更能理解。通过简短的儿歌形式将原本有点枯燥、不好掌握的操作和绘画过程生动起来,孩子乐于接受,易记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