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寄给蛤蟆的信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并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线索。
●意识到朋友的重要,体验有朋友的幸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启发幼儿调动已有经验,自由谈论信。
●讲述故事的名称并设疑,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关注。
——教师设疑:谁会寄信给蛤蟆呢?他为什么要寄信给蛤蟆?信上写了些什么?
●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感知、理解故事。
——教师:故事里有谁?蛤蟆想要得到什么?小青蛙是怎样帮助他的?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分段欣赏故事,幼儿借助故事画面和情节,理解故事的情感线索。
——教师讲述故事至“总是很难过。”提问:“为什么蛤蟆每次等信,总是很难过?”
——继续讲述故事至“他们都很难过。”提问:“青蛙和蛤蟆为什么都很难过?猜猜看,青蛙有什么事要做?”
——继续讲述故事至“一封多么好的信啊。”提问:“听说青蛙给自己写了一封信,蛤蟆感觉怎样?”
——继续讲述故事“青蛙和蛤蟆一起坐在门口等信,他们都非常……”
——教师:最后,蛤蟆等到信了吗?蛤蟆读着信,笑得……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故事的情感发展线索。
——从青蛙发现蛤蟆难过——他们都很难过——青蛙回家写信——请蜗牛送信——告诉蛤蟆——蛤蟆高兴——他们都非常快乐——最后蛤蟆笑得合不拢嘴。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青蛙的性格特征,理解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
——教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如果没有青蛙,猜猜蛤蟆会怎样?”
●师生共同演唱歌曲:《青蛙和蛤蟆》。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青蛙看到好朋友为等不到信而难过时,及时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还回家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蛤蟆,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信比预期的时间来得晚,但是,当看到蛤蟆欢乐的笑颜时,青蛙自己也乐开了花。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写信对友情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