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观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2日

观察时:1

观察对象:大5

观察者:高明艳

地点:教室

 

 

 

 

 

  我班进入了《特别的我》主题,为了能够引起幼儿对自己身体探索的兴趣,我在课程中找到了一个“小熊想长高”的语言活动。经过对素材的分析,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将原活动进行了改变,将主要领域定位于科学,利用故事引发幼儿测量身高的愿望,积累简单的测量经验;考虑到活动定位的变化,故对课件也做了调整,进行了适当的剪辑,改变了画面出现的先后次序,以让课件更好为本次活动服务。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小熊非常想长高,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长高?怎么知道长高了?”许多小朋友都说用尺量。我又问:“哪两个朋友愿意先来试一试呢?他们要先怎么做呢?看清楚他们是怎么量的哦!”(背靠尺、人站直)“你们都会了吗?那现在请你们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去量身高。如果需要工具来帮忙的朋友也可以到我这里来拿工具。如果两人都量好了就请你们轻轻地回到座位上。”说完小朋友都拿着工具去量了,小朋友俩俩合作,在活动中很投入。 

 

 

 

 

 

 

在经过我独立的思考,并借鉴了课程中的教案目标,经过了多次活动教案的修改,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加强的重要依据。于是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于: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体验长高的快乐。但在试教过后发现,活动目标的定位把握的不够,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体验长高的快乐。

于是将目标做了修改,调整为:在故事情境中萌发了解自己身高的愿望,在简单的量一量、比一比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验长大的快乐。

经过了再一次的试教,让幼儿两两合作,在互相帮助量身高的过程中,同伴们都体验到自己长高了,长大真快乐。

本次活动虽然将故事贯穿其中,但还与科学知识有点结合,活动过后,我自己也对执教的活动进行了分析,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

1,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及时表现的能力欠缺,活动中及时的问题,老师回应的不及时,现场掌控不灵活。

2、当幼儿对于测量身高有经验时,我觉得还可以用启发示的提问如:你的妹妹原先在哪。。。?现在在哪里? 

3、常规的问题,当幼儿出现了不守常规的现象,我较多的用了肢体、手势,语言,但语音语调缺少变化,没有差异,不能引起幼儿的重视。

  以上只是本活动出现的问题,也让我联想到了其他的活动,在设计组织活动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很大的提高,这需要我多多翻阅专业书籍,帮我奠定专业的基础,同时,多多观摩老师们的活动,从中吸取有效的精髓,并在观摩过后有及时的反思,思考老师们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原因、相信对我今后的活动设计也会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