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9日

观察时间 12  

观察对象:张钰敏

观察者:徐老师

地点:教室

 

 

 

 

 

 

 

 

今天张钰敏小朋友来到美工区,开始进行剪纸。她很熟练地用剪刀去剪彩纸。一会儿,彩纸上就出现了很多洞洞。然后张钰敏把剪掉的碎纸屑放入了空盒子里,再用胶棒把剪好的窗花粘在了白纸上。

在剪纸过程中她能将物品放回原位保持画面整洁,操作熟练。在她一旁的小朋友情绪高涨,操作步骤也很有序,但是旁边的周韦茹却一副为难的表情对她说:“你会剪这个吗?帮帮我吧!”张钰敏思考了一下说:“给我,我会。 ”“你怎么弄的?教教我吧。”小周幼儿兴奋地祈求着说。“你这样就行了,” 张钰敏一边说一边边又剪了一次。“我试试吧,”说着就迫不及待地剪起来了,剪的没有张钰敏快、好,但也剪出了基本特征还是不错的。

活动结束音乐响起时,两人有序地整理材料,按标记收放,并将作品整齐地摆放在站牌上,然后主动洗手,结束区角活动。

 

 

 

 

 

 

 

 

 

 

 

 

 

 

 

反思:

孩子已具备基本的剪纸技能的能力,且已学会自己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在孩子进行思考时,教师“不参与”,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合作性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孩子日常活动的再现,积累孩子们一定的活动技能经验,展现出她们养成的良好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规则性。

措施:

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孩子们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这样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合作意识。在幼儿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间接介入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并以此提高他们对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脱离教师的范例,灵活运用剪纸技巧,发挥想象大胆剪纸。区域活动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玩具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

2、充分利用好墙面,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3、空间布置主要是通过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作品吊挂起来。这样,不但装饰了环境,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