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吃完点心后好多小朋友又像往常一来到植物角观察蚕豆苗的变化。俞谨豪小朋友抓着叶子“咦,这片叶子卷起来了?像一个喇叭”一旁的戚景玥“像小猫的耳朵” ……
两个小朋友正讨论的热烈,忽然,另一边观察蚕豆苗的张艺轩喊:“不好啦,老师,我们的蚕豆苗倒下了!”,其他小朋友听见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是不是没有浇水,蚕豆要干死了”
肯定是我们放在教室里没有给它晒太阳。我猜它是长得太快了。
恩,是的,肯定是长得太高了,碰到硬的东西就弯曲了。
“那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直直的生长?”我可以用一根长长的东西,再用双面胶粘住蚕豆苗,另一头粘在绿色的盆子上。”“可以试试给它加点土进去,给它盖盖厚。”“会不会这个盆太小了,我们去给它换一个大点的吧。”
于是大家纷纷行动拯救蚕豆苗。他们有的 寻找合适的树枝,比对弯曲和长短,讨论着哪根更合适,并且一起合作 “捆绑”蚕豆苗。有的 挖起豆苗,把它放到更大的种植地。意外地发现豆苗底下,盘着很多条根,又长又细,还是白色的。有的还是从小菜园里用各种工具铲、挖土壤,轻手轻脚放进蚕豆苗的四周。谁的蚕豆苗会直直的生长起来呢,每个小朋友都万分期待着……
分析与措施:语言是思维的外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幼儿的学习是整体的,教师利用日常生活,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通过观察对蚕豆进行的初步的认识,引发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看法进行讨论。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语言的内容。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还鼓励孩子们付诸行动,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始终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孩子们不仅获得丰富的经验,还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放手让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