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7日

察 记 录

观察时:20216

观察对象琪琪、姚姚

观察者:薛波英

地点:娃娃家

 

 

 

 

 

   今天是香蕉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宝宝友。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才不想当奶奶了”,原来是琪琪姚姚小朋友都争着当妈妈了,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戴好了角色牌,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们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我蹲下身子问琪琪和姚姚:“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琪琪抢先回答:“因为我平时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姚姚也说:"我也喜欢当妈妈,当奶奶不好玩。:“你们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熙熙:“有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爸爸”宇宇也在一边补充道:“还有小朋友呀!我接着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亲又相爱。琪琪点点头说:我也觉得。”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接着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个人都很重要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角色我们来试试当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三个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说:“爷爷、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琪琪和姚姚:“老师提个建议,今天琪琪来当妈妈,姚姚当奶奶,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角色,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奶奶可以吗?”通过调节和劝说琪琪最终当上了“妈妈”,姚姚当上了“奶奶”。刚开始“奶奶”还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奶奶”就开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妈妈。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去表达,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些。所以当有“妈妈”和“奶奶”的角色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选当妈妈”的角色。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角色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选角色牌。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知道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宣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角色,我会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角色的认识。我们还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角色。我用建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的投入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马上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