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超市
年龄段:小班
观察时间:2022.12
观察地点:操场
事件特征:
语言——倾听与表达——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社会——人际交往——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它活动。
观察记录:
漂流超市中,我们提供了简单的体育器械供孩子自由探索其玩法。
雨涵找寻着,在“圈”旁停了下来,大声地说:“这个是圈!”其他小朋友都哇哇哇的讨论起来,“之前我玩的。”“我会滚的。”......一个个都跑过来看。雨涵拿起圈对着佳毅说:“快点过来。”两个好朋友聚在了一起,雨涵说:“我们来比赛,看谁滚得更远。”“好!”雨涵两手扶着圈,用力向前一推,圈越跑越快,雨涵在后面追赶着,她马上就追上了圈,但她并没有停下,双手仍不断将圈向前推进,圈越滚越远,但一点儿都没有滚歪。而佳毅则是用手一下下扶着圈,带着圈一起走,远远地在后面呢,雨涵时不时回头看佳毅说:“加油啊!”佳毅加快了脚步,看了看雨涵,一不留神,圈就倒在了地上,他重新捡起扶稳,继续比赛,见状,雨涵赶紧跑到佳毅身边,有手帮他的圈小心护着,生怕圈掉下来。两个好朋友很快就到达了终点。
休息时,两个小朋友还将圈放置于头顶,玩叠高高的游戏。雨涵说:“这个太好玩啦!我还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挑选了一样自己喜欢的器材,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体验游戏的快乐!
观察分析:
漂流超市的建设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运动器材,感受自由结伴的快乐,在有趣的环境中交流和分享。这样的氛围下,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游戏也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1.同伴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孩子们会自发的进行了两两比赛,大大调动了积极性。雨涵对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游戏中,她愿意将有趣的器械和同伴共同分享玩法,同时还制定了比赛的规则,看到同伴落后,雨涵会积极鼓励,最后两个小朋友玩的都很棒!在这个过程中,同伴是最好的榜样和支持者。
2.个体差异的存在:雨涵选择了接触过的器材来游戏,对器材的玩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如何滚得远的办法有足够的自信。而佳毅是刚接触这一器材,只求稳,扶着圈一步步走,在速度上不及雨涵,距离上也很有限,这时,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了推动幼儿的游戏,给他们更大的安全感,从而挑战自我。
教育支持策略:
基于本次游戏,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很会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记录孩子的游戏瞬间,并与孩子一起分享。把孩子们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这也是为了推动后续游戏的发展,为下一次的游戏做铺垫。
1.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分享交流,如:这种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你找到了什么样的新玩法?询问并听取他对这种材料的认识意见等。可以采用投票的方式,将大家的玩法拍成照片打印,让孩子自由选择喜欢的玩法贴上贴纸。
2.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说话方式。有些材料是校内独有的,并不是天天都可以玩到的,所以孩子对该材料的认识有限,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在表达的基础上丰富其语言。
3.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流,互相讲述对该材料的认识。游戏中孩子们的相互鼓励,是很好的榜样,对于这种表现,老师要及时鼓励,将个别的经验拓展到所有幼儿的经验,从而推动同伴交往的发展。
给家长的建议:
1、将校内的材料漂回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跟家人主动介绍材料及演示玩法,还可以线上连线好伙伴,一同分享漂流后的乐趣。
2、将漂回家的材料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在小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