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的内容是利用绳子练习立定跳远,动作要点是手上举;腿半蹲,手后摆;手前甩,脚蹬地。情境设置是跳过小河,第一次两条绳相距10cm,第二次两条绳相距15cm,第三次两条绳相距20cm,以此类推,直到两条绳相距50cm。第一次,基本上大家都能通过,还远超过了10cm,接下来难度一点点增加,就必须用上立定跳远的标准动作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尝试着,张梓一也在其中跳着,但因为他双脚的协调性并不好,所以总抓不住关键动作,看人家越跳越远,他也只能干看着。我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把他带到一边,说:“张梓一,我们来玩跳跳蛙的游戏吧,我们站在同一个起点,我跳一步,你也跳一步,但你得比我跳的远一点,好吗?”“好的。”他的注意力成功被我转移了。于是我先跳5cm,他说:“太简单了吧。”说着,轻松一跳就远超了我一半;我继续跳,跳到距离他正前方13cm左右,他停了一下,腿并拢,膝盖弯了一下,弹跳过来,跳了有15cm左右的距离;我说“好”,再跳,跳到距离他正前方有18cm左右的距离,他嘿嘿笑了一声,膝盖弯了两下,同时两只手肘略微用力向上弯曲了一下,跳了过来,跳过了将近25cm的距离;我看着他笑着点点头,再向前跳过了25cm的距离,然后故意挑衅地说“张梓一,来呀”,他仔细看了看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又回头望了望,似乎在回顾刚才的动作,接着,他手臂开始伸直了,前后甩了甩,腿也开始接近半蹲,来了个小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脸上表情严肃,看的出他用力了,成功跳到了我的前方,目测跳跃距离达到了28cm,他高兴地朝我笑,又得意地抛出一句话“沈老师,我不怕你。”;此时,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说了句“我来喽”,一下跳过了30cm,用的是标准的立定跳远动作,张梓一看着我,仔细想了想,也模仿起我的动作来,手臂伸直用力甩,膝盖半弯,脚尖开始用力了,猛地一跳,嘿,真跳过了30cm,落地点就在我的脚尖处,虽然只有一丁点的优势,可他开心极了,耶耶耶地喊着......就这样,他在自发的摸索中完善着立定跳远的动作,我们的游戏吸引了其他小朋友,我就顺势让他带其他幼儿玩了,他当起小老师的样子很得意,但动作技巧确实越来越好。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让孩子感受老师的关心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练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三、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
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