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搭起“合作”的桥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2日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团队合作越来越被人看重。合作能力也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幼儿合作意识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幼儿合作方面的相关研究也为掌握幼儿合作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在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指导幼儿掌握合作技巧,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幼儿,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渐改变,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这往往导致溺爱孩子的现象发生,使一部分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会与他人交往、交流,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争强好胜,缺乏与其它孩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从小缺少伙伴,加之成人教育方式上过度的包办,造成幼儿被成人世界紧密地包围着,发展不稳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精神。而家长们大多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却忽略了社会交往对幼儿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会合作呢?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何才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之长大以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有用之人,是我们幼儿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一课题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强化教育意识,为幼儿树立榜样强化幼儿的合作教育意识需要教师前期精心的策划,也需要幼儿小组成员共同的努力。要想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教老师必须先认识到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了其重要性,才能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要日积月累,在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游戏中,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分工合作,将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要先给幼儿树立起好的合作榜样,让幼儿慢慢意识到合作的好处。二、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年龄小,其行为是受具体的形象思维限制的,大多数的行为是在模仿,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游戏时要刻意的去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这可能需要几个老师共同来完成。比如在做游戏是一个老师和小朋友讲解如何做这个游戏,另外一个老师去分发游戏的道具。在上数学课时,可以一个老师教,另外一个老师用模具把数学题摆在黑板上,再比如吃饭时,保育员分饭菜时,老师可以帮助其分发餐具,甚至可以让幼儿一起来做。开始幼儿可能仅仅是执行老师的命令,但时间长了,幼儿们会自觉的去做,这个孩子去分碗,另外一个孩子就会去分筷子,这样他们会更早的吃上可口的饭菜。长期在这样的有合作意识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幼儿会慢慢认识到合作可以让他们更快、更好的去做成一件事,激发幼儿对合作的兴趣,从最早的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去分工协作,这就培养出了幼儿合作的意识。三、创造幼儿合作的机会,教会幼儿合作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们共同游戏和学习机会比较多,比如可以一起拼图、看图书、跳皮筋、搭积木等,这些均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教师要想办法给幼儿创造提供和同伴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例如:在学习画画时,可以把幼儿随机分成二人或三人一组,给幼儿说明这次画画的内容,并要求幼儿们要一起来画,共同完成这幅画。最早幼儿们画的可能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不能组成一幅画,这时老师就要教幼儿们怎么去画,你画树和草地,他画房子,她画小鸟,这样就共同完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在游戏时,特别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幼儿的角色鲜明,分工明确,几个小朋友共同组成一个家庭,模仿大人去做一些事情,这些游戏既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也让孩子们知道了合作的好处,因为一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游戏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游戏,如:套花瓶、抛网等器械;翻饼、夹球走、二人三足等游戏,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使其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同时,还有些体育游戏可分小组竞赛,如竹梯子、抛接球瓶的游戏,从中引导幼儿学会以强带弱,共同完成一项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共同游戏的成功感。幼儿老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为幼儿们创造合作的机会,多组织团体活动,并随时教会幼儿们合作的技巧,只有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幼儿们才会掌握合作的技巧。四、家、园密切配合,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幼儿们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有了合作的意识,也学会了合作的方法,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这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去努力。学校中老师是榜样,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在家里,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家长们也要学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例如可以有意识的去分工完成一些家务事,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进一步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五、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合作教育在很多儿童作品中均有关于合作的话题,而故事又是孩子们十分喜闻乐见的,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培养了孩子们做事谦让、爱护关心同伴等优良品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比如:通过《金色的房子》可以教育幼儿只有大家一起玩才会更加快乐;通过《谁的本领大》可以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才能取长补短互相合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幼儿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比如,在布置活动室时,多位教师们共同挂拉花、合作粘贴字画,可以让幼儿更加直接地感受合作的氛围,加深他们对合作的印象。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合作成功的前提保证。如果幼儿在合作活动中,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争强好胜,不能与他人互相配合,势必会导致合作行为的失败,这就是幼儿缺乏良好思想品德的结果。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的娇惯、溺爱使部分幼儿缺乏与其它幼儿交流的能力,且在交往中攻击行为较多,幼儿在合作中遇到了问题就表现出放弃、推卸以及做事情不配合等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与他人真正的合作起来,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总之,在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为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这就要求幼教老师和幼儿家长密切配合,从激发幼儿合作兴趣入手,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教会幼儿合作的技巧,并逐渐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为幼儿长大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