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30日

爱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谈谈幼儿的爱心教育


摘要:

爱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把心灵的冰霜融化;爱是春雨能滋润人们的心田;爱是人类美好道德的核心。 3-6岁,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而如今的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伴呢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使爱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入他们的心田。

关键词:爱 、父母、 老师、 同伴

我是名一线的幼儿教师,多年的幼教工作,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女孩逐步走向成熟,在成功中体验喜悦;在挫折中饱尝酸楚;也在竞争不断成长。最先知道的陶行知先生,是那个奖励了打架小学生三块糖果的与众不同的校长,陶老的每一句箴言,每一个理念,每一种思想,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思想的核心,陶老认为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映的活动。正是陶老的这一思想让我更明确教育幼儿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这是一种播洒温情和爱心的事业。爱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把心灵的冰霜融化;爱是春雨能滋润人们的心田;爱是人类美好道德的核心,人之为人岂能无爱。3-6岁,是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阶段,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小在孩子的心中播撒爱父母、爱长辈、爱同伴的种子,使爱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入他们的心田。

而如今的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在这些独生子女身上,不要说爱祖国、爱集体、就连爱自己的父母感情也表现得很淡漠,这是我们现行教育的一种悲哀,即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如何 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伴呢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使爱的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入他们的心田。

一、抓住节日教育的契机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的情感

父母长辈是孩子降临到人世后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近的人,孩子们在享受着父母长辈的关爱时,常常容易形成“自私心理”,造成“自我中心”现象。 她们并不知道长辈们到底为自己做了些什么,更不懂得该为长辈们做些什么。 我国古代有“孝为百行首”、“人生五伦孝为先”的说法;《新三字经》中也有“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实质是知根溯源,感恩图报的思想,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培养孩子爱长辈的情感。

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其中有许多节日都和父母长辈有关,如“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还有现在新兴的“母亲节”,“父亲节”我们利用各个节日开展了一系列多采的活动,首先给孩子讲讲节日的来历,然后鼓励孩子献上一份爱心:一句真心的问候、一份亲手制做的小礼物。“九九重阳节”到了,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热爱长辈的主题教育,以实际行动来关爱老人。孩子们长途远足来到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给老人们敲敲腿、捶捶背,并从家中带去了水果、糕点祝福爷爷奶奶幸福、安康、长寿。一位婆婆激动地说“这个节过得真开心,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仿佛又年轻了几十岁;“母亲节”的时候,组织幼儿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然后开展每人回家给妈妈洗一次脚的活动,父亲节到了,嘱咐每位孩子回家问问爸爸的生日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等等一系列活动都让幼儿在节日的氛围教育中自然地滋长爱父母、长辈的情感。

二、挖掘教材中的“爱心”素材  培养幼儿关爱同伴的情感

友爱是同伴之间友情的升华,同伴间互相谦让,团结友爱,同样也能让孩子们体验爱的真正含义。因此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是告诉我的孩子们和好同伴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分享。好看的书,好玩的玩具都要一起分享,哪个孩子遇到困难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他。谁落后了,决不可以讥笑他,感受到来自同伴间的爱,但是单调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事倍功半,要拨动孩子们心底那根爱的琴弦我们必须充分挖掘生活的素材。

在幼儿园的教材中,有些“爱心”素材可充分利用。他们对培养幼儿的爱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故事《萝卜回来了》这则故事体现了同伴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回报。孩子们从这则故事中初步懂得了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怎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我们在实施此教材时除了故事教育外,还专门排练了情景表演等。通过艺术手段作为爱心培养的有效途径,使艺术手段以其特有的感染力淡化了说教的呆板,让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的熏陶同时,爱心也一点点一丝丝地渗入孩子的心灵。另外在实施中班语言活动《三只蝴蝶》时,该活动目标为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同伴间要相亲相爱。但活动并非到此结束,教师为了将“爱心”教育延伸下去。让幼儿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与同伴相亲相爱的事,并画下来,与同伴分享付出爱的喜悦。经过一系列教材中的爱心情感培养,幼儿在行为上已有了明显的变化,知道去关心别人同情弱者,有一次,阳阳发生呕吐,孩子们的反应与以前截然相反,一边告诉我,一边就有人去安慰他,明明还拿了条毛巾帮他擦嘴,看到那么多小朋友主动关心他,我真高兴。我对他说:“你好幸福,有这么多小朋友和老师关心你!”他听了,尽管还是不舒服,但脸上露出了笑容。最让我感动的是,到了大班毕业时,孩子们依依惜别,互相留电话,赠礼物,临走的那一天两个小朋友互相抱在一起,悄悄地说:“你要常给我打电话。”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了多少孩子们与朋友之间的爱,教材中爱心素材的教育对培养幼儿的爱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通过日常生活的亲密接触培养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的关怀和爱,对于学生更需要这种源于教师的真挚的爱。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被爱是一种幸福的感受,孩子只有真实的享受了被爱的感觉,才能理解什么是爱,有了爱的经验进而才会学会如何去付出爱。

(1)首先让孩子感受受来自教师的爱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师要照顾孩子们一整天的饮食起居,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较长 ,老师此时的角色就好比是一个母亲、一个姐姐。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你呢,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必须像对待自己的弟妹,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的亲密接触培养和谐的师生情。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都会犹如一场春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天冷了为他们盖被,尿床了给他们换裤子,没人接了就带回自己家,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孩子,孩子们自然地爱上你。记得刚工作的那两年里,当对工作所有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都被孩子们一天到晚打不完的官司和那烦人的吃喝拉萨所代替时,我的耐心耗尽了,爱心也淡漠了,取而代之的是脾气暴躁、行为冲动,我的眼里容不得孩子犯一点错误。但是那一句“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的行知箴言。一次次的触动着我,仿佛让我置身于“行知堂”感受着陶老那博大的情怀。如今已为人母的我,对待孩子的常常是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肯定的话语,课堂上我们是互相学习的师生,课下我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去外地旅游会给他们带回一些好吃的,孩子没人接,我会带回家里,孩子都喜欢在课后围着我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他们喜欢我,因为我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老师给予他们的爱。这种感受是真实的,更是幸福的。

(2)让孩子学会对老师付出爱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舞蹈训练累的腰酸背疼,吃过午饭,我独自坐在讲台前,自己给自己捶背,满脸的倦意。这时皮大王王新一悄悄走到我身后似乎想帮我什么,可又有点不好意思,我看出了他的心思,马上说:老师好累呀,帮我按摩按摩吧,王新一马上有摸有样的学着理发店里的按摩师傅,这里捏捏,那里捏捏,别说还真挺舒服的,其他孩子看见了,也凑过来,老师,我也会的,我帮你捏手,我帮你踩背……,一瞬间,我被孩子们的爱紧紧包围着。孩于们爱我,我也爱整个集体,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告诉幼儿:“老师是多么爱你呀!你将怎样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有的小朋友折了千纸鹤送给老师,有的说出心里祝福的话,还有的问我要电话说以后会给我打电话,天真稚嫩的话语,留下多少孩子对老师的的爱。

法国作家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没有爱心就没有合作,没有合作在未来就无法发展甚至生存。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