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如何渗透整合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幼儿科学教育如何渗透整合性

摘要:教育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最终体现在内容的整合上。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我们打破了以学科、以领域呈现课程内容的做法,根据幼儿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的关系和特点,以幼儿自身的生活为源泉,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为学习对象,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将幼儿的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关键词:科学教育  整合  

现代课程强调整合教育观,《新纲要》中提出的幼儿教育整体观,就是把整合的教育观融入科学教育中,将科学融入具有创新与超越的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中,打破教学中的分科界限,避免科学活动目标、内容、形式的单一,建立科学活动与各领域的相互联系,使幼儿探索科学活动过程成为幼儿整体性和谐发展的过程,这对孩子具有终身受益的影响。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研究,我也对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有了我的认识和理解,以下是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音乐和科学活动的有效整合

科学教育活动要体现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科学探究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社会性参与等方式相结合。在《动物大观园》的主题活动中,我开展了以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这个活动科学性比较强,而且范围也很广。这样的一个科学讨论型活动,怎样才能避免教师一味的说教和灌输,让幼儿有兴趣加入并学习,经过和我的搭班老师讨论过后,我运用了小组讨论、教师图片提升、多媒体课件展示、讨论交流结果、游戏等几个方法,让幼儿在自己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的最后我加入了音乐游戏表演,请孩子表演小动物,配班老师扮演怪兽,怪兽出现的时候请孩子们选择小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来表现,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小动物则会被怪兽抓

活动中加入了音乐游戏表演的参与,孩子们兴致一下子带动起来,对于刚才学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好的巩固,同时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此可见,在科学活动中加入音乐,既加强教育的整合性,也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的,使幼儿的情感、态度和直接的经验有更多的收获。

(二)绘画和科学活动的有效整合

当科学活动的主题涉及相关美术内容时,教师可适当加以提示,以促进幼儿经验的迁移,或鼓励幼儿讲述已有的科学经验,并用艺术手段表现科学经验。

如在“有趣的水”的主题探究中,幼儿对“水的特性”产生了研究的兴趣。经过资料的查询、收集等活动,他们了解了水的一系列特性,其中包括“水是有浮力的”这个特点。幼儿了解到由于水有浮力,所以能让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呢?幼儿非常想通过实验来证实一下,因此,我们就此展开了“沉与浮”的科学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我首先让孩子进行猜想,经过商量孩子们都决定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示自己的猜想,有的孩子用问号来表示自己猜想的内容,也有的孩子用五角星来表示他们组猜想的东西,这些都是孩子自我表达的方式,我没有过多的评价,在猜想内容的表格后,他们把沉下去和浮起来的物品都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很快得出了有关“沉与浮”的一些结论,如“木头积木和塑料积木都能浮在水面上”“泡沫板也能浮起来”“不锈钢的杯子沉到水底下去了”“橡皮泥也会沉到水底去”,等等。然后小组商量决议,把实验结果在刚才猜想的表格中呈现,给沉下去的物品都涂上红色。这样在总结的时候,孩子们都一目了然,哪些物品沉下去,哪些物品浮起来。

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猜想和论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便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在幼儿做实验时,我通过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指导,使他们对物体的沉浮现象有了认识。

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因此能够把物体的形象简单的描述出来,在科学活动中适当的加入绘画的元素,能让活动变得更加丰富,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游戏和科学活动的有效整合

游戏是一项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寓趣味的活动之中,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如在“奇特的花草”科学活动的开始我加入了游戏的环节,以智慧树节目为依托,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喊智慧树节目的口号“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小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智慧树乐园。耶!”一听到这样的口号,孩子们一下子就沸腾了,接着我说“智慧树会放什么节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小眼睛一下子就集中,一眼都不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机屏幕,于是我播放了一些奇特花草的视频,譬如毛毡苔、猪笼草、含羞草、大王花等花草植物的介绍,孩子们都觉得很新奇,因为这些都是平时很少接触到的花草,也比较有意思。

智慧树节目是孩子们都喜欢看的,以这样的游戏带动活动的开展,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兴趣。孩子们能很快的就投入到节目所放的视频中去。从视频中孩子学到很多奇特的花的种类和功用。

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是说明幼儿到这个年龄会表现出行为动作和思想,想让幼儿对游戏感兴趣、对活动感兴趣,就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兴趣所在,知道他们的兴趣点就能够渗透有用、有价值的游戏。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在有兴趣的游戏化科学中感受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技能!

(四)数学和科学活动的有效整合

科学与数学都具有探索性、操作性。《新纲要》中提出的科学与数学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当前教育的新理念。

例如在“有趣的沙”科学活动中,幼儿在玩沙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沙的特征、沙的用处等科学知识,还加入了能感知容量、重量的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结合到认识沙的特质的活动中中,数学与科学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并从中感受到了活动的快乐;此外在认识“磨砂纸”科学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感受磨沙纸的特征,还用磨沙纸制作成立体数字,让幼儿触摸、感知每个数字的不同,并将数字的形式内化到脑海里。正是因为这些快乐体验,幼儿才有了深刻的思维历程,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理解了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积极探索的欲望,拓宽了视野。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感受到数学与科学的整合,使幼儿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好的转变,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转变到实际意义的学习,而不是跟随老师去寻找一个个固定的答案。同时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了可贵的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来作为判断依据的科学态度,重要的是还发展了数概念。

通过推行科学教育整合课程的实施后,我们发现如果真的能用渗透的观点来理解幼儿科学教育,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其实拥有丰富的含义,而且无处不在。而且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也欣喜的发现,幼儿的思维活跃,科学探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迅速提高。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幼儿的活动积极性高了,活动能力也强了许多,甚至那些不爱说话、不好动的幼儿也都能自然的加入愉快的活动中来。因此可见,科学教育整合课程在我园也开始显现了高质量教学模式的效果,通过教师有效的实施,我园的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都富有个性地获得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同时此次实践研究也更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为逐步建构科学的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的实践中,整合的观念具体体现在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以及方法手段的整合,从根本上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思维方式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