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倾听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

在教育实践中,教室往往培养孩子学会倾听,让孩子倾听老师的指令,却忽略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这样的教学只知道说教,而缺乏倾听的意识,那么所进行的教育必定是残缺、低效的教育。其实,老师倾听孩子表达,倾听其所言,其所想,对加强老师与幼儿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以及促进孩子的口语发展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倾听孩子呢,作为一个年轻的幼儿教师的我,我自知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足,我就就我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粗略的浅谈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一、倾听孩子--给予其成功感

  有一天,我所教的幼儿班还在进行幼儿想象画幼儿园活动,有一位孩子的妈妈来接他了,只见他拿着自己画好的作品向妈妈炫耀:"妈妈,快看!这是我设计的娃娃!"可孩子妈妈并没有表示认可或者表扬,而是说:"你设计的什么东西呀?看其他同学设计的多好!"孩子的脸一下子就变得不高兴了。

  幼儿所完成的一次成果或许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他那个年龄,他那个层次去看待,当我们这样做了,便会从内心深处也和他一样的感到一种成功后的激动与喜悦。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那份盼望得到表扬的急切心情。当孩子在我们老师面前展示他的成果时,我们要竖起大指拇给他肯定,给他赞扬,这样就会给孩子一种潜在的动力。

  二、倾听孩子--培养其兴趣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做做小动作,思维不能一直跟着老师走,站起来回答问题风牛马不相及,不能够有耐心倾听别的小朋友讲故事或者回答问题等等。

  孩子一出生便具有一种玩的天性,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所以我的教学往往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本性,培养其兴趣,吸引其注意力,顺其所想,因材施教。

  三、倾听孩子--"耐心式"教学

  我上识字课《小金鱼》时,当我问到:"宝贝们想一想什么会在水里游"时,我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是人在水里游。"很显然他答错了,但我不能直接说他错了,我还是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次",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而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并且静静的、认真的看着他,听他说,让他感受到你的眼神在默默的鼓励他。

  感情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动力。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姿势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当他们说的时候,老师要边听边猜,边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产生想说的愿望,说出心里想说的。

  陶行知先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想这正是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将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孩子们最深处的心声,我将用一片真爱去呵护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