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教育部部长明确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幼儿在幼儿园本来就是做游戏的,如果以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剥夺幼儿“玩”的权利,无疑会让幼儿少了一份天真、烂漫和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感知和探索,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陶行知思想;生活教育;游戏化课程;实践路径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行知思想指导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将课程、游戏、教学有机地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在浸润在丰富、有趣、生动、多样化的游戏化情境中,自由、自主、专注且有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最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与当前国家提倡“去小学化”政策不谋而合的。下面笔者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我和银杏树有个约会》,具体探讨如何以行知思想引领课程游戏化实践。
一、源于生活,折射幼儿生活经验
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的契机,都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课程游戏化实践只有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本质,才能真正的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幼儿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启蒙阶段,也是认识生活、了解生活的重要阶段,只有将生活真正地融入幼儿的日常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适应生活的能力。
中班主题活动《我和银杏有个约会》就诞生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深秋脚步的缓缓到来,秋姑娘给银杏树换上了金装,她就好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用魔法棒轻轻在银杏树上一点,一片片金黄社的银杏树叶落下,十分地迷人,还时不时的有银杏果从树上掉下。一日,琪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见到了一颗白白的、坚硬的小果子,带来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大家都十分好奇,并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猜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借助阅读区的百科图书,认识了“银杏果”,在了解了银杏果之后,孩子们对此愈发的感兴趣,并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银杏果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呢?可不可以吃呢?等等,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设计了《我和银杏有个约会》的主题课程活动,包括《银杏树的生长记探秘》户外观察活动、《银杏种植乐》的种植活动、《银杏叶之形》的美术活动、《银杏树妈妈的话》的语言活动等,其目的是通过系列化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构起对银杏的完整认知,提升幼儿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面向社会,解放幼儿探索空间
陶行知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的教学资源,课程游戏化的设计,只有尊重幼儿的经验,解放他们的探索空间,引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中,才能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自由地探索与实现自我成长。
在孩子们知道那个白白的、坚硬的果子叫做银杏果之后,就愈发地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他们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我来看看银杏果长在哪里呢?瞧,银杏树上好像长了几颗白白的银杏果。但为什么有的银杏树上有,但有的没有呢?带带着些问题,我们回到了课堂,孩子们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为了解答孩子们的疑惑,播放了一段动画短片,观看后孩子们才知道原来树木也会有雄雌之分,雄银杏树比较高,但树干较细,雌银杏树比较矮,但树干较粗,和幼儿以往认知不同的是,银杏树有果子的是树爸爸,没有果子的是树妈妈,那是否还有植物也会有雄雌之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次带领孩子们走进了植物园,让他们去探寻更多有关植物的秘密,通过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孩子们最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汇总,加深了他们对于植物秘密的了解,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教学做合一”,体现自主游戏精神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本就是一件事情,只有在做中学、做中教,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游戏化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要让幼儿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自主去探索、去观察、去动手、去交流,去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将解决方案告诉幼儿,只有以“做”为核心,才能更好地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促使幼儿富有生命力的成长,并获得丰富的游戏经验和认知。
小小的银杏,蕴藏的秘密可真不少。为了加深幼儿对银杏的理解,我们立足幼儿视角,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丰富的活动也拓展了孩子们的经验和视野,
1.美术活动,探究银杏叶之形
“这个像蝴蝶”、“它像一把扇子”……满地金黄的银杏叶激起了幼儿的探索欲,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同时,一片片银杏叶也称为孩子们最好的玩具,将银杏叶铺成一个叶子圈圈、从地上拾起抛向天空,一片片落叶,一声声欢呼,一片片欢乐!此外,孩子们还捡了很多银杏树叶带回教室,“我找到的银杏叶很大,不过它们好像颜色有点不一样呢!”“我找到的银杏叶每一片叶子看起来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银杏树叶有大有小,颜色和形状也有差异,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提议把银杏叶做成各种造型,粘贴在纸上。各种各样富有创意的银杏叶贴画诞生。
2.美食活动,探究银杏之味
孩子们注意到银杏果上有白色的粉,闻起来还很奇怪,感觉臭烘烘的,那这个能吃吗?怎么打开呢,泡一泡,踩一踩,洗一洗,剥一剥……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探究。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开银杏果的三层外衣,最后得到的就是一颗颗坚硬的白果。原来,银杏果穿了三层衣服,它的皮是不能吃的。银杏果的果仁是非常有营养的,但需要煮熟才能食用。因此,利用银杏果,孩子们开展了“甜品屋”的美食游戏活动,他们推出了很多银杏果美食,比如银杏果蛋糕、银杏果冰淇淋、银杏果主题餐厅等,并在甜品屋的入口处粘贴了银杏果不能生吃、不宜多吃的温馨小海报。
3.种植活动,探究银杏
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亲近自然、关注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其中蕴含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在行知思想引领下,我们深刻意识到种植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不仅能让幼儿在“做”中积累数量、测量、空间、审美等多方面的经验,而且能促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得到自我发展。银杏树该怎么种植呢?如何才能让种子发芽呢?带着疑问,孩子们开始种植活动,通过挖土、浇水、施肥等一些列过程,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种植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也促使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自从播种下了小苗后,孩子们每天都认真观察、细心呵护,期待着种植的小种子们能够一天天的长大,在户外活动时,孩子就会到种植园看看,种子发芽了吗?小树苗长高了吗?相信,在孩子们的照料下,小树苗都会健康的长大。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以行知思想引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注重以生活为教育源泉,其目的是让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幼儿的生活本质,将游戏的主动权利交还给幼儿,让教育和生活真正融为一体——“生活即教育”,他们能在自由、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认知事物、积累经验、学会沟通,最终促进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瑞传. 倡导游戏精神 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01):220-221.
[2]丁月玲.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5, 000(012):64-66.
[3]张琰. 创意美术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学苑教育, 2020(2):20-20.
[4]陈海英.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对策分析[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8):160-160.
[5]朱智红.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和价值[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164(0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