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中心幼儿园:看懂幼儿 成为儿童的研究者

作者:朱晨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儿童观,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支持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深入学习。近日,洛社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看懂儿童——成为儿童的研究者”青年教师案例评比活动。
         在一次晨间建构游戏中,顾晨琳老师发现小朋友对用亿童积木搭建港珠澳大桥非常感兴趣,可是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两个人搭建的大桥会略有成效,有更多人加入的时候反而搭不好。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进行分析失败的原因、讨论如何搭建大桥的方法。再次搭建前孩子们学会了先商量再动手搭建,开始设计图纸,分配任务,制定方案,合作搭建等。最后大桥的落成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
     王倩玉老师在学习故事《小轮胎 大乐趣》中,发现幼儿对低结构材料轮胎很感兴趣,于是引导幼儿用轮胎玩出了许多花样,有的滚轮胎,有的将轮胎摆在地上跳来跳去,有的将轮胎当作山洞钻来钻去……让孩子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老师适宜的介入,帮助幼儿解决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使幼儿真正的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孩子们的运动技能得到锻炼和发展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故事,背后都是老师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学习经历。
         活动中,老师将孩子们点滴的成长和进步收集起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生动、形象地把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发展过程以及教师的识别、回应展现给大家,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故事老师们更加理解了“观察儿童、读懂儿童”的意义。
       最后,业务园长陈丽丽对本次评比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老师们用心的准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坚持儿童立场,以科学的儿童观、课程观、发展观,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成为幼儿学习的记录者,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通过细致的白描来记录幼儿的“哇”时刻,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幼儿行为特点、发展水平、学习品质等,教师还应对幼儿下一步学习的机会与可能提供帮助,真正的成为儿童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