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影响

作者:小五班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6日

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影响

无锡市洛社中心幼儿园李昕怡

摘要:情绪管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未来人格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其情绪管理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幸福感,更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发展。本文从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其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具体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当前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绪管理;幼儿;影响

一、引言

情绪管理是人对自己情绪及他人情绪的识别、理解、表达及调节能力,是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水平及人际交往建立都有积极意义。幼儿情绪发展有两个关键时间段,其中一个时间段在幼儿时期,幼儿会在这一时期开始认识、表达及调节自己情绪,开始领会其他的情绪。但由于幼儿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述的局限,自身的心理情绪管理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者,而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是教师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传授者,更是幼儿情绪的楷模,教师的情绪表现方式、情绪调整策略、情绪状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情绪管理的影响因素关系到了幼儿情绪发展的健康发展,所以研究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影响幼儿的情绪管理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榜样作用:幼儿模仿力较强,教师的情绪表现、情绪控制方式都会影响到幼儿。教师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有效的情绪控制表现会成为幼儿的典范,进而引导幼儿发挥情绪表现和情绪调节。

2.情绪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情绪对班级的情绪环境具有极大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情绪的培养,反之,消极抑郁的情感环境对幼儿情感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情感调控的能力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为幼儿情感发展创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3.引导情绪表达:幼儿情绪表达能力欠佳,经常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表达情绪,教师应掌握对幼儿进行情绪表达的识别、理解等能力,并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情绪表达,而教师情绪管理能力是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和引导幼儿情绪表达的重要方式,也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认识、理解及表达自己的情绪。

4.教授情绪调节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法、数数法、寻求帮助法等,教师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强能有助于更好地教授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让幼儿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三、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现状不太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情绪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幼儿园教师对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管理自身情绪的意识和能力。

2.缺乏情绪调节:有部分幼儿园教师缺少情绪的管控方法和技巧,无法处理自身的负面情绪,不易调节工作中的矛盾,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

3. 缺乏情绪管理支持:部分幼儿园缺乏对教师情绪管理的重视和支持,缺少必要的心理测试和辅导,教师难以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促进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积极影响,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幼儿园要注意对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讲座心理辅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情绪管理意识,让教师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情绪支持:幼儿园要加强教师的情绪支持,比如建设教师情绪宣泄室,为教师做心理健康辅导,消除教师负面情绪,帮助教师拥有健康情绪等等。

3.创设积极的工作环境:幼儿园应努力创设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师工作压力,为教师情绪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帮助家长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共同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

五、具体实施策略

1.进行情绪管理培训:幼儿园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教授给教师进行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学习情绪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2.畅通情绪宣泄渠道:幼儿园可为教师提供情绪宣泄通道,如在幼儿园设立教师情绪宣泄室,为教师提供情绪宣泄的空间和渠道,以便使其释放消极情绪,维护心理上的健康。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学习情绪调节技巧,提升心理素质。

4.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关怀教师工作和生活,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缓解教师之间相互竞争造成的压力,减少内卷和外卷才是营造教师良好的情绪管理外部环境。

5.增进家园协作配合: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普及情绪管理的知识,向家长介绍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配合家长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幼儿园小班的李老师性格温和,控制力较好,在班级中对待幼儿耐心有爱,会捕捉幼儿的不良情绪,并指引幼儿用合适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老师的教导下班级幼儿整体情绪平稳,情绪管理能力较强。

案例二:

案例:某幼儿园中班教师王老师,性格急,情绪不稳定,工作容易因小事而发脾气,缺乏对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在王老师的中班,幼儿因经常情绪不稳定、爱哭、爱发脾气,造成情绪水平发展的滞后。

案例三:

某幼儿园大一班教师张老师是一个工作积极负责、但内向不善言语的老师,经常听到她抱怨幼儿的吵闹给她生活、工作中带来的苦恼。面对调皮捣蛋的小捣蛋鬼,张老师往往会忍受,但其实内心憋屈的情绪越来越多,渐渐地,张老师的情绪便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氛围,幼儿不再会像从前一样积极、兴奋地说话了。

案例四:

案例:陈老师,女,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活泼开朗,情绪不稳定。有一天,陈老师因家庭事耽误心情不好,在课堂上对孩子不耐烦,并且偶尔在课堂上对个别孩子发脾气。幼儿感觉到陈老师的情绪不对,也变得焦躁不安,课堂出现混乱的局面。

案例五:

如某幼儿园中班老师赵老师平时注重自身情绪调控、善于学习有关幼儿情绪管理的知识,在赵老师的引导下,赵老师常常开展与幼儿情绪管理相关的内容,比如游戏、故事等引导幼儿识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班级氛围和谐。

案例分析:

以上五个案例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的重要影响。

案例一、案例五很好地体现出了教师较好的情绪管理技能对幼儿情绪的影响。李老师和赵老师成功地控制了自己情绪的爆发,为幼儿做出了榜样,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积极情绪的环境并能积极引导、传授帮助幼儿获得较好的情绪控制。

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均表现出教师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缺陷会影响到儿童情绪成长的问题,王老师、张老师和陈老师自己情绪管理出现问题,班级弥漫焦虑,幼儿情绪不稳定,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七、结论

幼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管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高幼师情绪管理能力,对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幼师和家长应该齐心协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情绪发展环境,帮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 李季湄. 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 教育探索, 2019(05): 78-80.

[3] 张明红.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3):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