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指导策略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9日

                          浅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指导策略

       所谓早期阅读,并不是让幼儿大量集中地识字和写字,而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适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读写准备,并获得前阅读、前书写、前识字的经验,从而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早期的协调发展的综合培养。早期阅读是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向视野开  阔、心灵丰富、头脑发达、聪明灵透的最佳途径。我在多年早期阅读的教育实践中进行如下一些探索:

        一、培养兴趣,让幼儿喜欢阅读。

       从事任何活动,兴趣最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幼儿早期阅读,最为重要的是要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幼儿喜欢阅读。在这方面,可做的工作很多:

       首先,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形象直观、多彩有趣的阅读环境。

       教育家瑞吉欧说:环境是班上的第三位老师。我请来了这位“老师”,充分 发挥活动室墙饰、物品的教育功能,让整个活动室成为一个大的阅读空间。并且有意识地邀请幼儿参与,做到形象生动、色彩鲜艳,高度和孩子的视线持平,让他们在不经意间不断感知、积累阅读经验并得到强化。在门窗、桌椅、玩具、钢琴等凡是能与汉字结合的实物上,我都尽可能地与汉字挂钩,孩子们见物的同时就能见到、想到并读出与之对应的汉字,让他们逐渐养成习惯。同时,在孩子们的各个区域角上,我也有意地贴上汉字。如,在娃娃家贴上“红红的家”“明明的家”,在美工区贴上“我的小手最灵巧”,益智区贴上“小脑筋,动一动”等等,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学习。此外,我们还把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写在毛巾架、杯子架和小柜子上,孩子在与这些物件的接触中,自然而然地把图象、声音、语义、符号自动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自然就记住了上面的汉字。

       其次,注重投放幼儿喜欢阅读的多元化阅读材料。

       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较低,对事物缺乏分辨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好选书、供书这一关,尽量多提供知识面广、富有儿童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儿童读物。我有意识地为幼儿阅读准备了有关于科普知识的图画书,有关于生活知识的彩页书,还有关于识字、认读、动脑解题的娱乐书籍,更有孩子喜欢的世界著名童话、幼儿故事集、诗歌、儿歌和散文等。

       阅读材料都依据年龄特征投放,并随时随地由浅入深地增添新内容,比如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投放一些色彩分明、内容简单具体、以情节画面为主并配有适当文字的大画面图书;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一些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的图书;对大班儿童,则选择一些从图书过渡到文字、内容略高于孩子本身发展水平的图书,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孩子的兴趣总之,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给予孩子挑选图书的自主权,一切从“趣”字出发,想尽办法激发他们看书的欲望。

       再次,和书做游戏也是吸引幼儿喜欢阅读的一种有效途径。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把阅读的内容“玩”出来,让孩子在游戏的愉悦和积极互动的体验中越来越喜欢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早期阅读的语言教学活动渗透在音乐、健康、科学等其它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中有游戏,游戏中也有教学,寓读于乐,让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到了阅读活动丰富多彩的乐趣。例如,在学习《风云雨雪》一课中,我通过谜语和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了解这几种常见自然现象的特征。在学习推、拉、拍、摇这些和手有关的汉字以及吹、喊、吃、唱、喝这些和嘴巴有关的汉字时,我用音乐活动《我有小手》和音乐仿编活动《我有小嘴》来帮助幼儿学习,孩子们在边唱边跳的情景下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为了让幼儿学好《运动会真热闹》这一课,我组织幼儿在操场上开了一个小小运动会,让孩子们踢球、跑步、跳绳、跨栏等。通过这些体育游戏,孩子们很快认识了“踢、跑、跳、跨……”,还发现这些汉字都有相同的偏旁,明白了“足”字旁的含义,了解了这些都是和脚的动作有关的汉字,学得可带劲了。

       二、养成习惯,让幼儿走进阅读

       专家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所以幼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重要。让幼儿们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与阅读走到一起,并且习惯成自然。在班级的活动室中设有图书角,它以开放自主的活动时间、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晨间、课间、区角、饭后,孩子们总喜欢三三两两结伴看书,他们将自己家中最喜爱的图书带来放置在这里,与同伴一起欣赏,相互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像人类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阅读需要有安静的环境,我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幼儿,让幼儿逐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对幼儿进行了“三轻”教育,即走路轻、说话轻、拿放书本轻。在图书室的墙上我还贴上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看完书要懂得放回原处,放时封面向上,封底向下;看书时不折书、不抢书、不撕书、不在书上乱图乱画等,这对幼儿感受良好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有益。

       大班幼儿已认识了1~10的阿拉伯数字,我们就可以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养成不乱翻的良好习惯。观察页面时要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读故事要一幅画一幅画有序地接下去看,还要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认识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等,为他们日后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在习惯培养中慢慢加进阅读技巧的指点,例如要求幼儿养成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的习惯,在关注细节中享受乐趣。比如,阅读《大灰狼的新娘》时,随着教师提出“新娘新娘,请伸出你的……”的问题,幼儿通过画面所提供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讲述故事并进行猜测、寻找,最终发现新娘是谁。幼儿在观察中感受与体会到成功的兴奋,在发现与思考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三、发展能力,让幼儿自主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就是一种“先扶后放”的艺术。一般说来,“先扶后放”的过程也正是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层次不断从低到高,由简而繁,从直观发展到抽象的逐渐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目标层次通常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

     (一)第一阶段:从“趣”入手,以扶为主,重在让幼儿喜欢图书并熟悉图书,学会翻书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教师特别应更多地与幼儿建立一种温情伴读的师幼互动的阅读关系,比如: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在与孩子一对一阅读时,老师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靠在身上;分组阅读时,可和孩子围坐在一起:集体阅读时,可离孩子近一些;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可让孩子经常听到老师热情洋溢的话语:“你真行,会翻书了。”“你和朋友一起补好了图书,大家很感激你。”“你邀请老师一起看书,我太高兴了。”等等,使幼儿在愉快的阅读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发展技能。

     (二)第二阶段:引导幼儿在观察、发现、想象的基础上讲述故事。可以选择画页稍多一点的书,在老师的启发下由幼儿讲述,并仍以教师讲为主。比如:在阅读《贪吃的鼠娃娃》时,启发孩子们想象“小老鼠钻进瓶子里做什么?为什么小老鼠出不来了?”孩子们往往思维活跃,讨论积极,还笑话小老鼠太贪吃哩。多样化的师幼互动方式,对培养幼儿养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十分有益。

     (三)第三阶段:帮助幼儿试着独立看书和讲述。一般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图书,如《会走路的水果树》、《起床啦》、《胡萝卜火箭》等,教师先提示,接着由幼儿独立看书,试着讲述;然后过渡到帮助孩子理解图书中的有关词语、实物、表情、图片的含义,并鼓励幼儿在讲述时大胆使用这些词语。这一阶段中,扶少,放多了。

     (四)第四阶段:利用开放式的阅读方式,引导幼儿独立看书和大胆想象、讲述。应当鼓励孩子们“异想天开”,大胆根据故事大意自己制作图书,并相互交流。鼓励他们依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这些活动大都利用阅读室,以便为幼儿提供多种图书并随拿随看。还可在区角活动、自由活动中让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交流、讨论和共同讲述阅读活动中的其它内容,也可自制图书、并进行创造性地讲述。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已经转化成了自主阅读能力了。

       四、家园共育,为幼儿早期阅读共铸推力。  

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有力支持,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催化剂,更是开发幼儿早期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家访、家长会、家委会等家园活动机会,不定期地向家长介绍一些亲子阅读的理论、指导方法及需要家园配合的事项,帮助家长树立全新的阅读观。我们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宝贝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如小书房、小书架、小书箱、小书袋等,还对家长进行多种阅读方法的培训,如听读启蒙法、讲述提问法、角色扮演法等,共建家园合作和交流的互动平台。

       此外,我们还向家长推荐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优秀读物,并且发放问卷,了解了孩子的在家阅读情况,请家长给我们提供怎样指导孩子阅读的宝贵建议。我们还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将走廊、楼梯转角布置成温馨的亲子阅读吧,提供各类书籍,让父母每天在进出之间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读书,既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密切了亲子之间的关系,又让孩子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孩子早期阅读的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部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其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接触面更加广,知识积累更加多,接受能力更加强,这就为幼儿早期阅读创造了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让每一次早期阅读活动都变得生动而愉快,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为他们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